为什么要做传播 为什么要做传播文化的使者( 三 )


这个先验证了上面提到的:多次重复出现的规律 。
然后,网易做得好还因为有几个工作室在持续不断的努力,有成功的,也有没那么好的 。
但因为持续这么多的投入,才沉淀了独有的经验,带来很多被业内认可的案例 。
那些没那么成功的案例,不会被外界关注到,就好像没发生一样 。
所以,很多看似简单的爆红,背后都有长期持续的付出 。
至少我们不能寄希望有短期爆发,而是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
2. 传播适合传递更丰富饱满、更有主观意志的信息或价值观产品在传递自身信息的时候,只是靠用户自发使用和理解是不够的,绝大多数情况只能带来浅层或片面认知 。
而产品的诉求是,将设计理念、特点卖点、最新功能、意义价值等更丰富丰满的信息,让更多用户能知道、理解和认同 。
这个「浅层片面」与「丰富丰满」带来的认知差异,就是传播需要解决的问题 。
1)为什么大多数用户对产品的理解是浅层片面的
任何一个产品的重度用户都是极少部分人,占比低于5% 。
毕竟大部分用户只是单纯的使用产品,而且只用其中某个功能,并不会花太多时间去研究和感受,更不会把产品所有功能都玩透 。
找一下体感,想一下自己常用的几个App,是否可以马上说出slogan?
打开这几个App,看看里面几个可以切换的tab,是不是都看过?相信绝大多数的答案都是否定的 。
这很正常,毕竟作为用户没这个职责 。
2)为什么传播可以提供丰富丰满的信息
上面提到,传播是信息编码和解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极大的信息不对称 。
用人话说就是:我想说A,你理解的是B 。这就是在编码解码过程中出现了问题 。
传播可以利用丰富的渠道和内容呈现形式,从不同用户视角和逻辑维度去解读,有可能去解决编码和解码过程中的问题 。
举个例子,产品要做品牌焕新,可以选择的渠道和形式有很多:

  • 制作宣传视频来讲述品牌理念,请明星代言人参与,在微博等平台找kol去传播;
  • 权威头部媒体撰写深度稿件,围绕具体的一个现象、案例或人物,讲述品牌的故事;
  • 在当下比较热门的网络综艺中做植入,不断的露出和口播slogan,强化对新品牌的认知;
  • 请行业内有影响力的kol,持续在朋友圈和优质群里发布海报或文章 。
在传播信息时的编码和解码过程,不是讲客观逻辑,而是主打用户的主观感受 。所以更多的渠道和内容方式,才有可能抓住用户注意力,与用户产生情感共鸣 。
三、传播该咋做那么,用户注意力怎么抓,怎样才能与用户产生情感共鸣呢?这就是传播该咋做的问题 。
思考传播怎么做,以「传播5W模式」为主线:
  • 谁(Who):谁在说,指信息源;
  • 说了什么(Says what):传播的内容是什么;
  • 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内容在什么地方传播;
  • 对谁说(To Whom):传播的受众是谁;
  • 取得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量化指标或可刻画的里程碑 。
1. 谁(Who)选择让谁说,是指信息源 。这个选择会影响到两个方面:受众和效果 。
1)首先讲受众
可以认为,选择让谁说,就选择了受众 。
实际执行时是反过来的,先确定受众是谁,才能确定去找什么样的信息源 。
比如偏B端的创作者运营,想去讲在这个平台能赚钱的事 。
那么肯定是选择已经在平台上赚到钱并且被业内认可的创作者,他们来发声就能吸引同样对平台变现感兴趣的同行 。
受众的选择,不能只讲客观结果,还要兼顾主观理解 。
还以上面提到的创作者运营为例,在选择标杆的时候不能只选赚大钱的,而且要选择受众认可的、能接受的 。
如果受众觉得这个标杆做的事不适合自己,会得出这个平台不适合自己,这样的结论是有悖于传播目标的 。
举个极端的例子,如果平台邀请的是一个装疯卖傻型的直播带货创作者,而传播受众是专注做优质内容的创作团队,那么即使这个标杆能在平台赚再多的钱,目标受众也不会认可的 。
因为受众觉得标杆和自己根本就是两类人,甚至有些瞧不起对方 。
这种发自内心的不认可,会让受众形成的认知是:哦,原来只有这样装疯卖傻才能在这样的平台变现,这事我做不出来,看来这个平台不适合我 。
所以在选择标杆作为传播信息源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受众的认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