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还要费力不讨好的按手印画押( 三 )


为什么还要费力不讨好的按手印画押

文章插图
(晚清时期的契约 , 可以明显看到除了加盖指纹外当事人还把脚纹给加上去了)
这个故事透露了以下几个信息:一直到元朝时期 , 人们在签订契约时还在使用“画纸为信”的方式 , 但由于技术原因 , 指纹识别的结果并不准确 , 甚至只能做到年龄段对应 , 而无法精确到人 , 这就留下了一个巨大的漏洞 。这起案件中一家十七个人全部被当地豪族当成了奴隶 , 还伪造了相关的卖身契约 , 由于这个富豪伪造了笔迹和指纹 , 所以有司衙门也无法审判 , 结果潘泽敏锐的察觉到其中有一个十三岁的孩子手指纹理有异—“指理如成人”于是他又找来了十个十三岁的孩子分别测试 , 最终的出该卖身契约是伪造的结果 , 但如果这个富豪聪明一点儿 , 真的找来对应年龄的人来作伪证那该怎么办?估计连潘泽也得挠头了 , 所以发展到了清代时 , 在各种契约上人们不但会盖手印 , 还会加盖脚印......就是为了做到契约上留下的证据足够全 , 最好能够和本人对应毫无差别 。
为什么还要费力不讨好的按手印画押

文章插图
(子虚乌有的《箕斗册》)
笔者在检索指纹信息时还发现了其他有趣的消息 , 比如有人说南宋时期出土了一本叫《箕斗册》的古书(或者是《跳书》) , 这是一本类似户籍的册子 , 上面不但记载了百姓的个人信息 , 还要求每人在对应的书上留下相应的指纹 , 如果有犯人逃逸 , 衙门就会根据这本书找到他的指纹 , 并拓印在通缉令上 , 发放到每个地区 , 只要犯人留下了指纹线索立马就能被捉拿归案 。
???这看的我一愣一愣的 , 封建王朝主要通过“保甲”、“里正”制度牢牢监控底层劳动人民 , 再加上古代人员流动稀少 , 大部分乡民安土重迁 , 很多人住下了世代就不挪窝 , 所以只要村落里来了陌生人立马都能知道 , 还要所谓的指纹干嘛?再加上古代又没有指纹识别机器和完备的指纹数据库 , 难道就让捕快们一个一个去核对?这明显是吹古代吹过头 , 连最基本的常识也不要了 。
为什么还要费力不讨好的按手印画押

文章插图
(巡台退思录就记载了晚清时期军队在核查士兵身份时必须要比对其指纹)
为什么还要费力不讨好的按手印画押

文章插图
(湘军)
不过晚清末期时军队倒是有大规模的应用指纹 , 为了防止士兵临阵脱逃或找人替代 , 包括曾国藩和李鸿章等人在招募兵勇时不但要记录本人及其家属的信息 , 甚至连保人和兵丁本人指纹也要一一记录在案:“招募兵勇须取具保结 , 造具府县、里居、父母、兄弟、妻子名姓、箕斗 , 清册名结 , 附册以便清查 。”这就等于是将清朝“保甲法”应用到了募兵制度上 , 正所谓一人当兵 , 全村皆知 , 要是你小子敢当逃兵 , 只要刚到家用不了几个时辰就能把你捆起来送往军营 。而且军队记录指纹并不只是做个样子 , 而是真的要比对核查 , 《巡台退思录》就多次强调了军营在清点人数 , 验明身份时必须要核对指纹 , 以防冒领军饷等情况—“或者谓箕斗不符 , 饷票不对 , 望给无期 , 流落甚众”晚清时 , 两广总督岑春煊还因为招募士兵与其入伍箕斗名册不符大为不满 , 摘去了帮带营官的顶戴并给以杖责惩罚 。
为什么还要费力不讨好的按手印画押

文章插图
(民国时期的身份证 , 可以明显看到有采集居民的指纹)
而时间到了民国时期 , 指纹的应用范围就更大了 , 从1936年马鸿逵发明居民证后 , 国民政府开始积极推行身份证制度 。身份证上除了表明持证人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籍贯、教育程度、职业外 , 由于民国时期照相技术还不普及 , 所以国民政府采取了收集指纹的方法来注明个人信息 , 比如马鸿逵在担任宁夏省主席时身份证上是用文字描述“箕”“斗”形状和指纹特征 , 发展到了后来则直接对持证人的真实指纹进行了采集 , 不得不说民国时期对户籍的管理是一个逐渐科学和严谨的过程 , 这也为我国以后的户籍制度提供了相当大的参考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