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神对你能接出多少下联 下笔如有神求下联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仅构思精巧的奇联妙对就令人叹为观止……


这样的神对你能接出多少下联 下笔如有神求下联

文章插图
国学大师陈寅恪曾在清华大学为学生们出过一副三字上联:孙行者 。
学生们跃跃欲试,有对“唐三藏”的,有对“猪八戒”的,陈寅恪先生连连摇头 。
对联文化源远流长,不仅要求格律平仄对仗,更要求内容形式工整 。尤其那些奇句妙联更是意境独特,对答考究,熔铸了无限文采和智慧 。
“孙行者”既是人物名又以动词“行”而奔走 。单纯以同样的人名来对显然不合题意 。
后来有一学生以“胡适之”对下联,得到陈寅恪的大加赞赏 。“胡适之”既是人名,又有动词“至”的含义 。不仅“行”对“至”工整,更重要的还有“胡”与“孙”的谐音合意 。
答此妙对的学生就是日后成为著名语言学家的周祖谟……
对联文化到唐代就已发展成熟,并与格律诗相辅相成 。
“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梅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等等,这些都是律诗中的对联精品 。而“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情月常圆”则是对联中的诗情画意 。
到宋代,文人墨客更是以对联展示才华,以对句文娱自乐……
苏轼与佛印和尚的妙对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苏轼与佛印乘船游玩,见河岸有一只狗在啃骨头,便题一上联调侃佛印:狗啃河上(和尚)骨 。
佛印也不示弱,将一把题有苏轼诗词的折扇投入河中,对出下联:水流东坡诗(尸) 。
至此以后,文人墨客的妙联绝对层出不穷……


这样的神对你能接出多少下联 下笔如有神求下联

文章插图
山海关孟姜女庙有一副重字联,上联:朝朝朝朝朝朝朝,下联:长长长长长长长 。其实,原联之意是,“海水潮,朝潮朝潮,朝朝潮;浮云涨,长涨长涨长长涨 。”
再看这副:上联“鸟在笼中,恨关羽不能张飞”,用三国人物谐音双关,把鸟困笼中描绘的栩栩如生 。
下联“身临佛前,守八戒方能悟空”,《西游记》人物对《三国演义》人物,不但双关谐意而且还符合《西游记》佛道内涵 。
抛开谐音会意,明代才子文必正拉开了拆字联的序幕,上联“吏部堂中,一史不读妄作吏”,下联“天香阁上,二人叙情夫为天” 。首尾同字呼应,一拆一合妙趣横生 。
还有“弓虽强怎敌我智知日;白水泉难穿我岩山石”,“十口心思,思家思国思社稷;八目尚赏,赏风赏月赏秋香”等等 。
回文体也是对联创作惯用的手法,明代一客栈的上联就是如此,“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正读倒读意思完全一样,这就是回文体的主要特征 。
八九十年代,一句“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的回文体上联难倒了许多人 。天下无双不成对,有上联必然对得出下联 。于是“黄山落叶松叶落黄山”,“山西悬空寺空悬西山”等下联陆续出来一箩筐 。
乾隆是皇帝也是个风流才子,他的对联趣事更是在民间广为流传 。


这样的神对你能接出多少下联 下笔如有神求下联

文章插图
据说有次乾隆下江南,看到一妓院门上悬挂上联:一双玉臂枕千人 。但并无下联,派侍卫打探才得知原来是一个落魄书生留下来的,因青楼娘子觉得写的不错所以才张贴门口 。
乾隆随手题对下联:半点朱唇万客尝 。一下子惊动了四方……
最著名的还是殿试应考,乾隆为考生们出的上联:烟锁池塘柳 。
看似简单,但五个字分别镶嵌了金木水火土的五行偏旁,这就成了下联应对的难点 。“桃灼锦浪堤”“焰镶涧壑枫”等下联都以五行偏旁对句,平仄工整,但气势终与上联难以匹配 。
素有“清代第一才子”之称的纪晓岚对出了“炮镇海城楼”的下句,被公认为是最佳下联 。“烟锁池塘柳,炮镇海城楼”,在对字对句以及豪放气势上的确无可挑剔 。但有学者指出,以专用地名“海城楼”对随处可见的“池塘柳”却犯了对联的大忌……
盗者莫来,道者来;
闲人免进,贤人进 。


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


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下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 。
……


这样的神对你能接出多少下联 下笔如有神求下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