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古代镖局,为何流传“镖不喊沧州”?走镖时的“唇典”,又为何物?( 二 )


唇典盘道 , 算是第一轮交涉 。 如果第一轮失败 , 也不会马上开打 。 这时候总镖师就会亮几手功夫 , 耍上几招看家本领 , 奉劝贼寇量力而行 。
如果第二轮展示仍然落败 , 这时候就只好动手了 。 不过即便动手也不是影视剧里拼的那般你死我活 , 而是双方都会留余地 。 因为一旦闹出人命 , 是很麻烦的事 。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 , 北京当时最大的镖局——会友镖局由保定往天津运十万两现银 , 在下西河遇到有人劫镖 , 双方交手 , 结果八名镖师只回来四个 。 没几天 , 会友镖局就联合了京城八大镖局 , 派出大队伍讨伐贼寇 , 为江湖“除害” 。
【历史故事】古代镖局,为何流传“镖不喊沧州”?走镖时的“唇典”,又为何物?
文章图片
为何流传“镖不喊沧州”
前文提到 , 镖局在走镖的时候 , 一方面插着自己的镖旗 , 另一方面就是一路上有喊镖行为 。 但是在当时 , 所有的镖局在路径河北沧州的时候都不会“喊镖” ,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只因沧州在历史上素有“武术之乡”的之称 , 沧州地界上能人异士奇多 , 武林高人更是层出不穷 。 如果这时候镖局押镖经过沧州喊镖 , 就相当于是对沧州那些武林人士的挑衅和逞强 。
在武林泰斗万籁声先生编著的《武术汇宗》里就曾写道:“实则沧州一带 , 最出镖师 , 高人尽多也 。 ”
不过这也不是绝对 , 也有例外 。 相传在清嘉庆六年(1801年) , 河南广盛镖局的镖头戴二闾曾经押镖过沧州 , 当时他是一个新镖师 , 不懂规矩喊了一嗓子 , 结果招来了沧州武术界三名武师拦路问罪 。
戴二闾出身山西武术世家 , 自幼便由父亲传授一门只在戴家秘传的功夫——心意拳 , 功夫自是非常了得 。 面对沧州武师的责难 , 戴神拳再三致歉 , 无奈对方仍旧不依不挠 , 非要过招 。
最后没办法 , 戴二闾只好与几位武师动起手来 。 几个回合下来 , 戴二闾佯装功夫不及他人 , 最后使出一招“美人挂画” , 恰似被一阵莫须有的轻风吹起一般 , 牢牢将身子贴在身后的墙上数秒才落下身来 , 这才得以脱身 。
外行人看来是戴二闾被打败了 , 而在明白人的眼里 , 这是一等一的好功夫 。
戴二闾既给足了沧州武师面子 , 又维护了自家拳法的江湖地位 。 沧州武师自知得罪 , 就此收手 。 广盛镖局由此名声大震 , 誉满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