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均书法采撷融会南帖北碑之精华 , 遒逸深古 , 逋峭冷隽 。结体紧密遒劲 , 以方扁为主 , 纯袭碑法 , 敧斜取势 , 奇态百出;用笔方圆并用 , 顿挫分明 , 刚健挺拔 , 得碑意之厚 , 而不见凝滞之迹 , 矫粗野之时俗 , 兼取帖学之典雅、冲和 , 沉着稳定 , 不作姿媚之笔 。应均这种以北碑雄强之体 , 而寓南帖超逸之气 , 正代表着民国书风的时代精神 。由于时代的原因 , 在浙江 , 各地都有一些民国遗老耆宿没有引起关注 , 正在渐渐淡出历史的记忆 。挖掘地方文化资源 , 拂去时代的尘埃 , 发现文化价值 , 是一项当务之急的历史文化工程 。相信随着对地域传统文化整理的不断深入 , 应均一定会进一步进入书法史的研究视野 , 在现代书法史确立其应有的地位 。我想 , 这应是春及草庐举办应均展览的初衷和意义了 。
文章插图
应均行书王羲之书1933年
孙善春(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一个乡贤 , 一个读书人 , 他在乡间写字画画 , 追求艺术 , 意义在于什么呢?就是艺术能给他一条路 , 只要去画、去写 , 认真的画 , 认真地写 , 都能写到一定的程度 , 有时会跟某些名家一样 , 很像;有时能在某一方面突破 , 形成出自己的风格 。
我看应均的画有一个非常明显的感受 , 就是他为什么画兰花 , 其实有非常多的自己的考虑 。他选择画兰花我觉得有两个考虑 , 一个是思想上的 , 就是情感上的“四君子”的考虑 , 另外一个这个其中有他对他自己的笔墨功夫的考量 。他的那四丛兰花的确是精品 , 我当时看过就跟王犁讲 , 这幅画就是炫技之作 , 他的画其实是非常有功夫的 , 他与一般的所谓的文人画家的区别就在于他的技术是很高级的 。所以我很看重他的画 , 却不太看重他的书法 , 就是这个意思 。我发现一个有意思的话题 , 只要功夫下到一定程度之后 , 得到的风格会跟某些名家一样 , 比如我个人感觉 , 他写的有些字与张大千有相似处 。
文章插图
展出现场 , 应均的文房用品
余姚人(书法家 , 现居天水):应均如同生存于密林掩映的世外 , 借着书画艺术的烛光 , 延续着自己独自落寞的命运与生活 。从他早年的遭遇和后来市井间平凡的生活 , 对艺术的创作无疑就属一种陶养心灵的故常 。
他的艺术实践之途就是独我的自创与不断完善过程 。书法的使转与反笔施锋 , 完全没有依传统理论所述或者与与世书家技术趋同倾向 , 也就是 , 应均书画及篆刻都是在一种我行我素的自由情态下所做的探索与努力 。应均书画作品由生拙与幼稚所焕发出的机趣 , 正是民国时代艺术界所缺少的风华 。
应均从事艺术的无师无派无路径 , 所体现出的正是创作者的淡荡心态 。现代绘画之父塞尚 , 他离佛罗伦萨近在咫尺 , 可他就是不去看那些大师作品 , 因为 , 接触罕世名作会动摇自己的艺术信念 。应均在书画及篆刻创作上的成功原因正在于此 。
文章插图
应均书法局部
陈量(书法家 , 现居杭州):晚清以降 , 书法的研究与创作以“复古以维新”为风潮 , 一方面表现在对于前代受宋明理学思想影响的书学之反思;另一方面又着力挖掘古学中被遗忘的书法痕迹 。面对日渐崩坏的帖学书法 , 以金石考据之学为学术依托 , 阮元提出“南北书派论” , 主张碑帖二脉分张 , 其中北碑一系彰显古法——“脱却古法 , 一片俗媚” 。其后康有为避居汗漫舫 , 遍览碑拓 , 写成《广艺舟双楫》 , 主旨尊魏卑唐 , 试将碑学建构成真正有系统理论和实践的书学流派 。这种托古改制、追溯书法本源的自觉探索 , 成为晚清民国的书家书学实践之主体精神 , 且此书学余绪绵延至今 。而应均的书学实践就是在这样的思想史背景下形成的 。一方面 , 应均以“居常以待终 , 交集无愆尤”的处事哲学立身实践 , 所以他的书法追求与上古书迹为俦 , 虽居乡间 , 但丝毫没有取法上的局限 。另一方面 , 从他作品独特的面貌上来看 , 倘从作品接受上来探讨 , 他设定的潜在读者恐怕就是类似于右任这样的当世一流名家 , 所以他的书写才纵横去来 , 直追民国一流名手 。具体来说 , 他晚年的一些作品 , 尤其我最喜欢的手札作品 , 似多取《张猛龙》、“穷乡儿女造像”的刀笔纵横之意 , 如篆刻边款之涂刻 , 匆匆快快 , 这种强硬风骨表现在字中的转折 , 以圆锥软毫写坚刀之铿锵 , 是其最大特色 。许多鉴赏者认为这是他的弊病 , 我则不以为然 。书为心画 , 不能以所谓的普遍书法技巧来衡量书家某个细节的特点 , 而应以整体来论 。比如 , 谈起应均 , 大家都会想到绍兴的徐生翁 , 一些人存有他写“孩儿体” , 写变形字等以偏概全的概念 , 而实际上 , 他的运笔法汉分书之长枪大戟 , 刷笔而不露 , 行笔如有呼吸 , 内里绵针 , 尤其晚年追溯三代 , 臻至高境 , 这种整体性的书法论述才能形成一种审美判断 。应均书法亦应如此来看 , 山野碑崖 , 纵横去来 , 料是他真正的书法追求 , 而且他的书法实践一生变化 , 不曾止步 , 这一点甚至比他钦佩的于右任还要高明 。康南海曾说:“人限于其俗 , 俗各趋于变 。天地江河 , 无日不变 , 书其至小者 。”应均求变的书学实践之路势必会给今人以警醒和启迪 。
- 每道菜都是新乡人的心头爱 新乡特色菜
- 【游戏迷】燃烧意志:霍金斯这次有点繁杂,第一波助战被否
- 金字的本义及其读音 金字读音是什么
- 【游戏迷】非常好用却被玩家忽视的四大法师,中低段位几乎没人玩,为什么?
- 【爱历史】汉朝战斗力有多强?匈奴被打得逃亡漠北,却横扫欧洲成为新霸主
- 四招教你识别纯正的淡干海参 如何辨别海参是纯淡干
- 葛姓取名100分(图文)
- 姓杨的宝宝名字大全(图文)
- 宝宝起名馆(图文)
- 企业取名字(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