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尿液干化学检测报告审核的现状与展望( 二 )


为了最大限度避免误检和漏检发生 , 各实验室需制订合理有效的显微镜复检方案 , 对尿液常规标本有选择的进行人工显微镜检查 。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Roggeman等人[11]为Sysmex UF-100系统制订复检规则将手动显微镜降低到<40%;而Ottinger等人[12]得出33%的复检率;Khejonnit等人[13]对Sysmex UX-2000制订复检方案 , 镜检率为54% 。 我国的杜娟等[14]学者针对不同的自动化尿常规分析系统 , 对4台全自动有形成份分析仪IRIS IQ200、AVE-766、US 2026和Sysmex UF-1000i制订各自的显微镜复检规则 , 镜检率分别为41.09%、40.12%、44.86%和50.39% , 该文章中显微镜复检方案具体为:当干化学联合前三种有形成分分析仪时 , 干化学潜血≥2+(女性>2+)或有形成分中的红细胞数超过参考范围2倍及以上 , 或干化学白细胞和有形成分中的白细胞数阴阳性不符或等级不符 , 或干化学蛋白≥2+ , 或有形成分中管型超过参考范围;当干化学联合Sysmex UF-1000i有形成分分析仪时 , 复检规则在上述基础上 , 添加了当干化学潜血和有形成分中的红细胞阴阳不符时 , 先非离心计数红细胞数 , 修正干化学或有形成分中的红细胞数量后 , 再进入规则 , 假阴性率均<5% 。 此外 , 还有大量的学者对不同尿液分析仪制订了相关的显微镜复检规则[9, 15-17] , 使得人工显微镜镜检率下降 , 在保证检验报告质量的同时大幅提高了检验效率 。

『化学』尿液干化学检测报告审核的现状与展望
本文插图

尿液常规报告审核的展望—智能审核
虽然通过制订复检规则使得尿常规结果的显微镜复检率显著降低 , 但尿液常规报告的审核仍需要100%人工审核[18] 。 目前 , 随着自动化流水线和实验室信息系统(LIS)软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 检验结果的智能审核已逐渐成为现实 , 如生化和免疫检验结果的智能审核正逐步应用于临床实践[19, 20] , 有效缩短了实验室周转时间(TAT) , 提高了工作效率 。 但由于尿液常规分析包括尿液干化学分析、有形成分分析和显微镜镜检查 , 结果分析较其它项目更为复杂 , 因此尿液常规审核仍停留在人工审核阶段 。 人工审核费时费力 , 且由于技术人员识别和处理异常结果的能力不同 , 也可能导致审核效率和报告质量的差异[21] 。 关于尿常规智能审核的研究报道较少 , 郑善銮等[22]设计开发了尿液分析仪自动审核模块 , 应用于临床后实现了高效智能化审核;Palmieri等人[10]2018年发表了一项关于在AutionMAX-SediMAX平台上的尿液智能审核规则开发的研究 , 智能审核率为52.4%;Li Wang等[18]在2019年发表了关于建立尿液常规分析智能审核标准的多中心研究 , 针对UN2000全自动尿液分析系统制订了19个智能审核标准 , 并逐一进行了统计分析 , 根据分析结果最终确定了7条显微镜复检规则和9条人工审核规则 , 审核率由原来的100%人工审核变为60%-70%的智能审核 。 尿液常规分析应用智能审核后 , 节省了报告时间 , 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 , 还在保障结果可靠的前提下实现了规范化审核 。
总而言之 , 随着时代的进步 , 尿液常规分析实现智能审核将是发展趋势 , 但这并不代表抛弃显微镜检查 , 而是为了更有效、更有针对性的进行显微镜检查 。 各实验室应根据尿常规样本的来源特点以及仪器的种类和性能制订个性化的镜检规则和智能审核标准 , 而不能未经验证照搬现有的规则和审核标准 , 还应在应用过程中对其不断进行验证和改进 , 定期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培训 , 并重新评估尿液常规分析在筛查和监测肾脏和泌尿系疾病方面的诊断目标 , 以满足临床需求 。
参考文献略
注:本文来源于《临床实验室》2020年第4期“生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