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朱元璋打了自己的脸,明朝后来的宦官之祸,从洪武朝就有了苗头

朱元璋 , 拿着一个碗打下一个天下 。 从乞丐到皇帝 , 从长江下游到长江下游 , 在他的身上创造了数不清的传奇 。 虽然 , 很少有后世人称他为洪武大帝 , 但朱洪武还是配得上大帝这个称呼的 。
他自从得到了天下之后 , 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制度 。 而被后人所关注 , 而且总出现于后人口中的 , 一个是他所颁布的海禁命令 , 而另一个就是那条所谓的“宦官不得干政”的祖训 。
【爱历史】朱元璋打了自己的脸,明朝后来的宦官之祸,从洪武朝就有了苗头
文章图片
其实 , 历史上每个朝代都颁布过“宦官不得干政”的训令 , 但把这条训令当做祖训 , 还把这条祖训挂在宫门上的人只有朱元璋 。
但历史却和我们开了一个大玩笑 , 最警惕“宦官干政”的朱元璋所建立的明王朝 , 却是历史上“宦官干政”最严重的王朝 。
不知道朱元璋在地下看到自己那些违背祖训的“不肖子孙”时 , 会不会破口大骂 , 或者拿起皮鞭痛打他们 。 可作为一个旁观者来看 , 明朝真正的“宦官之祸”的种子 , 从朱元璋的时代就埋下 。
【爱历史】朱元璋打了自己的脸,明朝后来的宦官之祸,从洪武朝就有了苗头
文章图片
三言两语话“太监”首先咱们需要聊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 , 那就是不是所有的宦官都是太监 。 宦官在中国历史上早就存在了 , 而太监出现的时间要远远晚于宦官 。隋唐时期 , 宫里一些有地位、有权势的宦官被人们称之为“大监” , 要注意这里出现的是“大监”而不是“太监” 。
而“太监”这个名词 , 出现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呢?王春瑜先生在自己的作品中提出过 , 太监这个词真正出现的时间是洪武年间 。
“大”与“太”的一点之差 , 充分表现出了帝王内心深处对于“宦官”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 或许 , 从朱元璋的本心来讲 , 依然歧视太监 , 但一个“太”字能够看出来他对“宦官”的信任 。
【爱历史】朱元璋打了自己的脸,明朝后来的宦官之祸,从洪武朝就有了苗头
文章图片
古往今来 , 在庙堂之上 , 能够有“太”字辈的人不多 。 太后、太子、太师、太保、太傅??????我们看看所有挂上“太”字辈的人就会发现 , 只要挂上了“太”就等于获得了地位与信任 。
那么 , 问题就出来了 , 明朝的太监受到信任 , 得到地位 , 他们自然就可以飞扬跋扈 , 骄横不羁 。
但如果这样的太监不多 , 只是偶尔有几个 , 或许还有拯救的办法 。 可恰恰是明朝的宦官实在太多了 。
仅洪武一朝 , 几乎每年都会增设上百名宦官 。 如此庞大的宦官数量 , 在管理方面自然会出现问题 。
【爱历史】朱元璋打了自己的脸,明朝后来的宦官之祸,从洪武朝就有了苗头
文章图片
于是 , 朱元璋在洪武十七年做了一件大事——更定内官诸监库局品职 。 下设:九监、二库、六局 。
有了朱元璋做出的这一“强大”铺垫 , 那未来宦官会具有如何庞大的机构也就可想而知了 。 明末时候 , 宦官机构共有二十四个衙门 , 即十二监、四局、八司 。 其实算起来也不过就是多了七个部门罢了 。
虽然各位都听过“太监”这个词 , 但怕是对这二十四个衙门都有什么并不了解 。
所谓的十二监分别是:司礼监、内官监、御用监、司设监、御马监、神宫监、尚膳监、尚宝监、印绶监、直殿监、尚衣监、都知监 。 四司则是:惜薪司、钟鼓司、宝钞司、混堂司 。 八局有:兵仗局、银作局、浣衣局、巾帽局、针工局、内织染局、酒醋面局、司苑局 。
【爱历史】朱元璋打了自己的脸,明朝后来的宦官之祸,从洪武朝就有了苗头
文章图片
而除了这二十四个衙门外 , 宦官所掌握或者管理的部门还有数十个 。 尤其是在东厂、西厂设立之后 , 宦官权力之大更是难以遏制 , 更有甚者 , 在皇帝的准许下 , 宦官还开始进入军营之中 。
在这样“宦满为祸”的大背景下 , 如果皇帝是一个雄主 , 是一个清醒的人 。 又或者 , 被信任的宦官能够克己 , 有一定的道德操守 。 或许危害还能小一些 。 然而 , 这种情况实在太少了 。
【爱历史】朱元璋打了自己的脸,明朝后来的宦官之祸,从洪武朝就有了苗头
文章图片
“君王得道宦官升天”明朝 , 是皇权最为集中的王朝之一 。 在明朝 , 中国大地上兴起了以神化君王、崇尚君权为核心的“天地君亲师”的神牌供奉 。虽然 , 这一现象发生于中晚明时期 , 然而明代皇帝的“造神”运动其实是从朱元璋时代就开始了 。
皇帝又被人称之为“真龙天子” 。 虽然说 , 所有的皇帝都说自己是龙 , 虽然说把皇帝和龙画上等号是从秦朝的时候就开始了 。 不过 , 真正达到巅峰造极水平的还是明朝的皇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