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是钱宝 为什么用钱宝


为什么会是钱宝 为什么用钱宝

文章插图
文|孟永辉
有些事情从一开始便注定了最后的结局 , 正如紫霞仙子和自尊宝永远都不会有结果一样 。钱宝事件就是这个事实最真实的现实写照 , 这个曾经被很多人从一开始就质疑的项目随着其实际控制人张小雷的投案自首而宣告落幕 。根据平安南京微博于12月27日透露的消息 , 钱宝实际控制人张小雷因涉嫌违法犯罪于2017年12月26日向南京市公安机关投案自首 。目前 , 南京市公安机关正在着手进行调查 。
【为什么会是钱宝 为什么用钱宝】其实 , 早在今年的早些时候 , 有关钱宝公司的问题已经有了一些端倪 , 只是那个时候人们还沉浸在它曾经带来的高收益之中 , 不敢也不愿意这个曾经给自己带来丰硕收益的平台会出现问题而已 。比如 , 在今年8月份 , 有关媒体就已经爆出了钱宝网上海总部人去楼空的消息 , 更有人指出钱宝网已经跑路 。
曾经的繁荣等到时间洗去铅华剩下的或许是让人惊悚的真相 。对于钱宝 , 我的印象是两年前它在地铁里推出的广告 。庞大的产业链条、多类型的企业布局让每一个看过这段广告的人都会去了解这个公司到底是什么?那么 , 这家公司到底是什么样的呢?简单来说 , 钱宝公司就是让用户在网上看广告 , 在用户缴纳一定保证金之后领取任务就能够获取高额回报且回报率高达40%的公司 。
如此简单的赚钱手法让任何一个看到钱宝的人都会心生触动 , 如此高额的收益率用“一本万利”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而根据钱宝网的案例显示 , 一个用户如果缴纳10万元的保证金之后 , 只需要每天完成看广告的任务 , 每个月就能够获得最低4000元 , 最高达万元的收益 。而看广告的任务则需要几天甚至几十天才能完成 , 在任务期间如果中途退出 , 一半的奖金将会被扣除 。而如果用户在完成任务期间保证不取出保证金 , 那么在任务完成之后的第二天就能够取出本金和奖励 。
尽管这种操作方式对于很多人来讲明显看上去就是一场骗局 , 但是巨大的利益诱惑还是让很多人愿意亲身一试 。那么 , 为什么钱宝公司的这种操作方式依然会有人相信呢?钱宝公司又是抓住了人们的哪些软肋让如此多的人不惜亏本也要尝试呢?钱宝事件背后有折射出怎样的互联网金融生态呢?
互联网给金融行业带来的影响并非完全正向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 特别是“互联网+”时代来临让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互联网化 , 传统时代人们参与这些行业活动的方式和方法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金融行业就是这样 , 传统时代人们参与金融活动的渠道和途径是有限的 , 进入到互联网时代 , 金融产品的提供方不再仅仅局限于这些传统金融机构 , 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出现让金融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
原来需要层层审批才能参与到的金融活动 , 现在只需要轻轻点击屏幕就能够轻松实现 , 金融活动的互联网化让金融行业的运行效率得到了极大提升 。原本需要金融机构进行审核 , 筛查的一些环节和流程转嫁到了用户身上 , 而对于用户来讲 , 由于缺少风控的思维 , 对于很多项目的鉴别并不专业 , 最终导致了很多风险极高的项目依然有很多用户购买 。钱宝的交保证金 , 做任务 , 领取高额奖励的做法就是这一范畴 。
因此 , 互联网在给金融行业带来效率提升的同时 , 同样带来了巨大风险 。即海量出现的金融产品让项目审批难以跟上 , 另外用户自主性的增加也难以掌控 , 最终导致了很多庞氏骗局的出现 。钱宝公司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早在2015年 , 在知乎上有关钱宝的讨论中 , 就有用户指出 , 你盯着人家的利润 , 而人家却盯着你的本金 。据金融视界的估算 , 被钱宝网卷走的本金有数百亿之多 。
因此 , 互联网给金融行业带来的并非全部都是正向的东西 , 效率的提升从另外一个层面代表的是风控的缺少 , 等到庞氏骗局出现 , 最终买单的可能就是用户 。在互联网金融领域 , 除了钱宝之外 , 以e租宝为代表的“宝宝们”已经出现了跑路、违法借贷等一系列的情况 , 这些事件的出现更加从另外一个侧面表明 , 互联网金融时代的来临 , 金融行业的风险会被放大 , 甚至还有可能由于互联网的无边界和监管缺失而波及到更大的用户群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