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中网#Knotel是如何花5年时间成长为WeWork竞争对手的?

文|Ellie
编辑|李晓丽
假如从终局回看 , 当下的人们感受到更多的是情绪而非洞察本质 , 就如2008年经济危机身处华尔街的基层分析师们一样 。 如果抛开情绪 , 尝试站在上帝视角观察 , 我们是否过度陷入WeWork与软银的消极情绪 , 而忽视了这条赛道上其他的可能性呢?
抱着这样的观察视角 , Knotel进入我们的视野 。 我们发现它只不过花了5年时间 , 已然成长为WeWork的竞争对手 。 Knotel没有走同样的轨迹 , 它从另一条起跑线出发 , 中途变轨 , 最终与WeWork相交 。
最近一次Knotel引起关注 , 是因为公司裁员50%的消息 , 这个时候它已经开始以“WeWork的竞争对手”角色出现 。
2020年开年 , 整个联合办公行业迎来史上最难时刻:在联合办公空间的发源地——美国 , WeWork、Convene、Industrious、TheWing纷纷爆出裁员的消息 。 曾预言2020年现金流转正的美国灵活办公服务商Knotel也不例外 , 裁员200人 , 占公司人员总数的50% 。 不过 , 这一数字在WeWork全球12500人的基数面前不及对方一个零头 。
抛开全球都在进行的裁员共性事件不谈 , Knotel是如何花5年时间成长为WeWork竞争对手 , 更值得花些篇幅研究 。
#投中网#Knotel是如何花5年时间成长为WeWork竞争对手的?
文章图片
Knotel联合创始人兼CEOAmolSarva
01
靠总部定制起家的Knotel
全美融资NO2的联办选手
Knotel于2015年创立于纽约 , 最初专注于企业总部定制 , 2018年起才开始涉足联合办公业务 。
目前Knotel拥有200多家门店 , 管理面积超过500万平方英尺 。 疫情期间 , 除裁员消息外 , Knotel还计划提前退掉20%的办公空间(约100万平方英尺) , 其中绝大部分位于曼哈顿 。
目前Knotel累计融资额达5.6亿美元 , 是美国本土获得融资第二多的联合办公企业 , 也是美国本土第二大联合办公企业 。
Knotel高光时刻曾估值超过10亿美元 , 是美国估值第二大的办公独角兽 。
从数字上乍一看 , Knotel确实有资格称得上是WeWork的竞争对手 , 但是如果不是因为这次大裁员 , 其实很多人并不知道它的存在 。
那么Knotel是如何花5年时间成长为WeWork竞争对手的?
自2015年创立 , Knotel发展还算顺风顺水 , 基本保持每年一次的融资节奏 。
#投中网#Knotel是如何花5年时间成长为WeWork竞争对手的?
文章图片
Knotel融资历程
【#投中网#Knotel是如何花5年时间成长为WeWork竞争对手的?】(数据来源:Crunchbase官网)
(制图:PropTech研习社)
2016年 , Knotel以发行可转换票据的方式获得了种子轮融资 , 投资方是投出阿里巴巴、蚂蚁金服的纽约投资机构FJLabs 。
从成立时间来看 , Knotel比WeWork晚了5年 。 2016年 , 美国市面上的办公空间运营商(例如WeWork)大多专注于为小型公司、自由职业者和学生提供共享办公空间 。
Knotel的创始人意识到 , 虽然公司组织架构很灵活 , 但他们的办公场所却不够灵活 。
彼时 , 不少成长中的企业面临租约不够灵活、需要缴纳高额押金等问题 。 在Knotel创始人看来 , 如果能为租客提供更弹性的租约 , 以及装修、简单家具、WiFi、前台招待等一站式拎包入住配套服务 , 那么租客可能愿意支付更高的租金 。
随后 , Knotel创立了“总部即服务”("Headquartersasaservice")模式 , 为成长中的企业提供总部定制服务 , 但并非所有企业都有资格享受这种服务 。 Knotel只为20-200人的新经济公司提供服务 , 2-5人的创业团队或者自由职业者并不是Knotel的目标客群 。 这个时期的Knotel与WeWork交集并不够多 。
此外 , Knotel还巧妙地使用了模块化家具和其他部件 , 使其能够快速、轻松地设计定制的办公空间 , 从而为入驻企业不断发展的需求留出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