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才能走的更快

医院里 , 医生正在响亮的哭声中剪断血淋淋的脐带;
鞭炮的烟火中 , 年轻的男女正在做永远的承诺;
后山的相思林里 , 坟堆上的杂草在雨润的土地里正一寸一寸地往上抽长……
我 , 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 , 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
是的 , 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 , 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 , 用他五岁的手指 。
孩子你慢慢来 , 慢慢来 。
——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
这本书里的龙应台是一个母亲 , 与生命的本质和起点素面相对 , 作最深刻的思索 , 最不思索的热爱 。
“从妈妈的角度看孩子的世界 , 不难;难得的是妈妈会蹲下来 , 保持和孩子一样的高度看世界——我们是一样的生命 , 我们彼此尊重 , 我们一起成长 。 ”
面对初生至童年、少年时期的两个孩子(华飞、华安) , 从出生 , 到开始说话、识字、逐渐认识这个世界 。
书中有忍俊不禁的童真 , 有无法抑制的爱怜 , 也有母子的无奈和迷惑 。
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才能走的更快
文章图片
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才能走的更快
文章图片
关于成长的记录
人的一生的阶段通常按年龄大致可以分成:婴儿(出生~1岁)、幼儿(1~4岁)、儿童(5~11)、少年(12~18)、青年(19~35)、中年(36~59)、老年(60~) 。
龙应台是一个细心的母亲 , 她用细腻的文笔记录下了她的孩子成长的每一刻 。
华安还是个小婴儿的时候 , 她注视着他 , 给他哺乳 , 看婴儿满足舒适的小脸 。
在华安八个月大的时候 , 他学会了除爸爸妈妈以外的第一个词——“bird” , 于是妈妈兴奋的“像个没有教养的女人扯着喉咙大叫” , 与爸爸分享这份惊喜 。 龙应台描写的很传神 , 让读者也能体会到那发自内心的快乐 。
我是什么时候学会说话的?老妈说是差不多十个月大的时候 。 (没想到她也记得!)
在孩子成长的每一时刻 , 交朋友、依赖妈妈、开始独立···龙应台都用细腻的笔触记录着 。
我觉得真好 , 这样以后长大回忆的时候可以透过妈妈的文字知道自己想时候的事情;
不过转念一想 , 你小时候的糗事也会被很多人知道 , 这样又感觉有点儿难为情……
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才能走的更快
文章图片
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才能走的更快
文章图片
关于孩子的教导
在华安吃醋妈妈更爱弟弟闷在被窝里哭时 , 妈妈静静的把他抱在怀里安抚他;在华安以为妈妈对他要求更严格时 , 开导他“有些是6岁的人可以做的事 , 有些是2岁的人可以做的事” , 妈妈对哥哥和弟弟并没有偏爱一说 。
从孩子很小的时候起 , 华安妈妈便给他们讲有趣的童话故事 , 发现格林童话很多情节也有暴力的倾向 , 于是妈妈把这一类书放在书架顶格上 。
除此之外 , 妈妈给孩子讲阿依达的花、小豌豆的故事、三只小猪、西游记 , 讲安徒生童话、希腊神话、传统的中国民间故事、花木兰、三国演义···在妈妈的启蒙下 , 孩子的视野无限宽广 。
孩子会犯错 , 关键是怎么教导 。 在安安的朋友弗瑞第在超市偷糖果吃时 , 妈妈没有批评没有指责 , 而是引导他要说真话、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
对安安的教育同样如此 , 妈妈一步步的教导他“共犯”也是不对的、告诉他什么样的事情可以做、什么样的事情不可以做 。
所以读这本书 , 你不仅可以了解一个母亲是如何安抚大儿子对小儿子吃醋的心 , 还可以了解一个母亲如何给孩子选择睡前童话故事、如何引导他们做一个正直的人 。
安德烈曾在《亲爱的安德烈》一书中对母亲说:
“你给我足够的自由 , 是的 , 但是你知道吗?你一边给 , 一边觉得那是你的‘授权’或者‘施于’ , 你并不觉得那是我本来就有的天生的权利!”
爱是责备 , 亦是责备过后毋庸置疑的包容;爱是约束 , 亦是时机成熟之后必不可少的放手

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才能走的更快
文章图片
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才能走的更快
文章图片
关于舍弃与放手
在华安出世之前 , 妈妈想研究西方最新的文学批评理论、想深入了解东欧的当代文学、想大量读当代大陆作家的小说、想去旅行、想写一流的采访报道、想制作电视节目、想出一系列孩子书···然而这种理想、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