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吕布的死,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

1公元198年2月的一天。下邳。白门楼。这一年,曹操43岁,鬓角微白,个子不高,相貌平凡,整个人像一把无坚不摧的匕首,韧,硬,锋利,眼珠每一转,精光暴射,如同匕首的森森寒光。曹操身边的这个人,双臂过膝,双耳垂肩,他叫刘备,37岁。与不怒自威的曹操相比,他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显得很弱,但是怪异之处在于,他的这种弱是一种令人无法忽略的弱,像一潭深不可测的水,貌似柔弱,实则莫能与之争。在不久的将来,曹操将对他做出一个有名的评价:“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文章图片
当衣甲凌乱的吕布被押送过来的时候,曹操的眼睛眯了一下,似乎是感慨人生无常的叹息,也似乎是除掉大患之后的释然,而刘备依然是面如平湖,喜怒不形于色。在推推搡搡的前进中,吕布像一尊摇摇欲坠的铁塔,被押送到曹操和刘备面前的时候,他高声喊道:“绑得太紧了,能不能松一些?”冬寒料峭,他说话的时候,口中白气腾腾,如同一道纠缠着阴魂的白绫。曹操以灵猫戏鼠的口气说:“如同缚虎,不得不紧。”已成阶下囚的吕布没有死心,“明公你担心的不就是我吕布吗?如今我臣服了,天下再也没有什么值得你担忧的了。你统领步兵,我统领骑兵,平定天下易如反掌。”曹操闻言有些犹豫。这时候,一直不动神色的刘备说话了,“明公你难道没有看到丁原和董卓的下场吗?”曹操稍一思索,点点头。吕布心一沉,不寒而栗,他知道——自己的死期到了。“你是最没有信义的小人!”——他对刘备发出愤怒的咆哮,如同猛虎落入陷坑之前的那一声哀嚎。下一个瞬间,一道白绫缠到了他的脖子上......(以上是对正史的文学性表述,接下来当老学究,翻老书。)经过《三国演义》和其他文艺作品的演绎,吕布在后世的形象基本上就是有勇无谋的莽夫,反复无常的家奴,见利忘义的小人。那么,《三国志》里的吕布是什么样的呢?《三国志》里的他和《三国演义》里的形象有什么差别呢?关于吕布,已经说得太多了,所以,对于吕布的生平,以下只是简单说一下。

文章图片
在《三国志》里,有许多人是“有死无生”,只知道什么时候死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生,比如关羽、张飞、赵云。这往往是一种暗示,暗示他们出身低,不值一提,只是后来扬名立万了,史书里才给他们留出一席之地。吕布,就是这样一个出身寒微的人。陈寿说吕布有“虓虎”之勇;吕布临死,对曹操言说自己的勇力,连果断的曹操有过片刻犹豫。这说明,他的勇力是相当可以的,即使不像《三国演义》里描述的那么威猛,至少也是个中上水平。从一开始,吕布走的就是武人的路子,早在投靠丁原之前,他在并州军当中就以骁勇而闻名。丁原出任并州刺史之后,任命他为主簿,这个职位需要懂点儿文墨,不是大老粗能干的活,而吕布是个武人,让武人担任文职,未免有些荒唐。同时,史书里还说丁原对他颇为倚重。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如果说丁原确实对吕布很倚重,那可以人尽其才,把吕布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但他却让吕布做了一个文职官员。如果说丁原对吕布等闲视之,史书里为何又说他对吕布很倚重呢?其实,这个问题容易理解,可以说是不倚重,也可以说是倚重。说不倚重,是因为丁原并没有做到人尽其才。当时,局势已经山雨欲来,作为一个军阀,军权就是命根子,在有关军权的岗位上,应该安排真正的心腹(关于这一点,可以看曹操和刘备)。丁原任命吕布为主簿,不但不能说明他对吕布的信任,反而说明他对吕布不信任。说倚重,是因为他实际上是把吕布当成了贴身护卫之类的角色,从保护人身安全的角度来说,这当然算是倚重。不信任,可以让吕布走人;或者,不要把他放在身边。在关于吕布的人事任命问题上,丁原犯了糊涂——不信任,又想利用;想利用,又舍不得花真金白银,还把吕布放在身边,以为给几颗糖果就能哄住。但是,吕布是一个不安分的人,要吃的不是糖果,而是肉。对于丁原,这相当于养虎。不久,大将军何进意图诛杀十常侍,调拨董卓的西凉军和丁原的并州军进洛阳。计划进行期间,十常侍发动反扑,何进被杀,洛阳陷入动荡。董卓见局势有变,打算趁机吞并丁原的并州军,于是策反吕布,嗾使他杀了丁原。那是一个动荡的时代,易主如家常便饭,另觅高枝无可厚非,干掉旧主却说不过去。刺杀丁原之后,吕布被任命为骑都尉,不久又被提升为中郎将、官封都亭侯。虽然职位提升了,但是在董卓眼里,归根结底,吕布不过就是个看家护院的狗奴。就对待吕布的方式这一点来说,董卓和丁原倒是没有什么差别。有一次,董卓因为一件小事生气,随手拔出手戟就扔向吕布。幸而身手敏捷,吕布才避开了这一击,事后向董卓道歉,董卓才消气。经过这件事,两人之间也产生了明显的裂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