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六七巨汉」巾帼不让须眉——撑起抗“疫”半边天
3月31日下午 , 马鞍是市8名医护(疾控)人员在内的安徽省支援湖北医疗队乘东航包机返回安徽 。 这也是我省最后一批从湖北返程的医护人员 , 项可霞就是其中一员 。 项可霞 , 马鞍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管检验师 。 自1997年参加工作以来 , 时刻以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为宗旨 , 刻苦学习、勤奋工作 , 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 , 她作为实验室的业务骨干 , 积极履行一名疾控人的责任 , 全力以赴投入到疫情防控战“疫”中 。
“由于封校 , 进不去 。 我只在武汉大学门口拍了一张照片给女儿看看 , 算是完成了给女儿的承诺 。 ” 3月31日 , 临走前收拾临时住处并进行消毒的项可霞说 , 他们来武汉之后是对口支援武昌区疾控中心 , 参与采样工作 。 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 , 协同我市对口支援的其他4名队员累计采集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发热症状者、核酸检测双阴者、康复出院病例的鼻咽拭子样品9682人 。
2月22日是项可霞出征的第一天 , 项可霞安慰前来送行女儿汪心逸:这些日子 , 她天天在实验室里和病毒(新冠病毒)打交道 , 都是老相识了 。 这一次 , 只是换了一个地方看看它们而已 。 出征前 , 母女俩相互依偎着留下一张纪念照 。 看到女儿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 项可霞连忙开个玩笑安慰她:“老妈这次去主要是想帮你实地考察一下武大 , 过几年咱们考去上大学!”
2月23日 , 她逆行来到武汉 , 支援武昌疾控中心 , 参与采样工作 。 在武昌疾控中心一直担负采样任务 。
武昌区是武汉的老城区 , 集中了三分之一的病例 。 每天都有许多样本要采集 , 养老院、隔离点、看守所等轮流着来 , 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发热病人、临床诊断病例、“双阴”出院隔离者各类人群都有 。 她每天都是全套防护 , 防护服、护目镜、防护面屏、N95口罩外面还得再扣上一层外科口罩 , 每次都是汗流浃背 。 在困难面前她努力克服着不适应 , 在不到20天的时间里 , 和几名支援湖北队员一起累计采集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发热症状者、核酸检测双阴者、康复出院病例的鼻咽拭子样品7451人 。
本文插图
【「一米六七巨汉」巾帼不让须眉——撑起抗“疫”半边天】(项可霞隔着玻璃用对讲机联络)
“上午 , 我同队友去积玉桥7天酒店隔离点采样 。 隔离点设在楼栋七层 , 工作人员担心电梯不安全 , 让我们随他一起爬楼梯 。 他在前面身轻如燕爬得轻松 , 可苦了跟随其后已经穿戴好全套防护的我们!N95口罩和防护面罩包裹之下人处于缺氧状态 , 室内动动都吃力 , 更何况爬楼?!爬到三楼我已经两眼发黑 , 密不透气的防护服里大汗淋漓 , 湿透的衣服死死缠绕着我的身体 。 ”项可霞在她的日记中这么写道 。
多年的实验室工作已经把项可霞锻造得相当理性 , 可那一刻她只想不管不顾地把口罩和防护服都扒下来扔掉 , 只求能换来痛快地呼吸一口 。 当时 , 身边的队友看起来和她的感受一般无二 , 只好无奈叫停了工作人员 , 蹲下来反复深呼吸、调整状态 , 稍微缓解一些再咬牙继续爬 , 好容易踏出的每一步都如同灌了铅一般沉重……终于 , 七楼到了!
项可霞说 , 在她40年的人生经历中 , 第一次惊觉爬个楼梯竟也能难如登天 。 等到采完38份样回来卸下防护的那一刻 , 一种如获新生的感觉扑面而来 , 能自由呼吸的感觉太幸福了!她和队友不禁感慨幸福原来如此简单 , 每时每刻都在拥有只是我们身处其中而浑然不知罢了 。
在支援武汉的日子里 , 虽然有着许多的艰辛 , 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 , 但她总是说:“在疫情面前 , 我逆流而行 , 战斗在疫情最重的武汉 , 我切实履行了疾控人的职责 , 我是一个无畏的勇士!”
- 郑恺身高一米八五的型男爱健身,练就精壮肌肉,还有缘与郑恺合影!
- 「土豆」爸爸妈妈个子不高,小孩却长到一米八,其实是因为常吃这个!
- 爱生活的馋猫:要想孩子长到一米八,多给孩子吃这菜,吃一盘,钙量胜过3瓶奶
- [母婴参考]十岁男童不到一米三,医生:孩子出现这一特征,基本上很难再长高
- 野钓@去了趟乌苏里江,带着满身的蚊子包和一米多长的胖头鱼回家了
- #秋画cc#你一顿吃过八种味道的拌饭吗?一米板带你体验一番
- 大王花@世界上最大的花,花瓣直径一米长,浑身散发恶臭味!
- 『食尚列车』随便一拌都好吃,这饭谁还舍得去外面买!一米板拌饭:还是太天真
- 好好活着@曾发文《好好活着》,赛道上的“一米阳光”离开了
- 长寿花@春天长寿花,喂上“两种肥”,浇点“催花水”,六七月绝对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