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头条】学术头条:血浆疗法安全有效,青少年艾滋病增加,中国专利申请全球第一( 二 )


《环境科学与技术》:DNA分子印迹精准“捕获”抗性基因
针对水污染中大量存在的抗性细菌及抗性基因,袁青彬和莱斯大学教授佩德罗·阿尔瓦雷斯合作,利用分子印迹能够选择性识别污染物的特征,开发了基于DNA分子印迹的抗性基因选择性光降解技术,实现了99.9%的抗性基因降解效率。他们发现,利用DNA分子印迹负载到氮化碳光催化材料表面,比没有使用DNA分子印迹的氮化碳,能够更好地降解抗性基因。
《美国化学会志》:基于动态共价化学精确捕获唾液酸糖链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研究员卿光焱与研究员梁鑫淼团队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基于席夫碱水解的动态共价化学方法,使席夫碱水解产物与唾液酸糖链形成稳定的复合物,实现了对唾液酸糖链的精确捕获。所开发的材料对唾液酸糖肽展现出优异的富集选择性,吸附容量高,富集回收率好,达到了唾液酸糖肽富集领域的较高水平。
JAMA Oncology:高强度放射或延缓已扩散前列腺癌患者病情
最近,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金梅尔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在JAMA Oncology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称,高精度、高强度的立体定向消融放射(SABR)可能引发全身的免疫反应,抑制已扩散前列腺癌的发展,并新发癌症的风险,与其他免疫疗法相结合,对于治疗复发性寡转移性前列腺癌可能有效。
《自然-生物医学工程》:“智能马桶”监测健康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Sam Gambhir及同事设计了一种模块化马桶系统,包括压力及运动传感器、用于分析尿流及其基本生物化学组分的测试条和视频摄像头、用于根据形状和硬度的临床标准划分粪便类型的计算机视觉及机器学习算法,以及用于生物特征识别的指纹扫描仪(嵌在冲水按钮上),通过它们可以追踪使用者尿液和粪便中的健康与疾病生物标志物。
《科学进展》:“露西”时代的儿童已经拥有更长的童年
近日,一项发表于《科学进展》、针对古代幼儿遗骸的最新研究发现,在人类已知的最古老祖先“露西”(Lucy)所处的时代,儿童(Dikika儿童)大脑和黑猩猩大脑的发育速度相同。然而,此前的研究发现,与Dikika儿童同属Australopithecus afarensis人种的成年人头骨比黑猩猩的头骨大 20%。这意味着为了达到成年后的脑容量,Dikika儿童必须度过一个较长的大脑发育时期(即儿童期)。
《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黑洞发出会“拐弯”的喷流
天文学家在利用事件视界望远镜(EHT)观测55亿光年外的类星体3C 279时,发现了黑洞喷流的奇异现象。3C 279中心有一个超大质量黑洞,在吞噬周围的恒星及气体时,研究人员通过EHT,以前所未有的分辨率,观测到该过程产生的喷流离开黑洞时的细节,并且首次发现其尾部呈弯曲状。这项发现可以帮助科学家更好地理解黑洞周围的物理性质。
《自然-电子学》:无线控制的柔性微型机器人
科学家开发出了可无线操控的柔性微型机器人,能执行体内手术和递药等一系列功能。当该机器人的线圈受无线控制发热时,管状发动机上涂覆的材料就会受温度催化产生气泡,推动机器转向及前进。此外,微型机器人还拥有可抓取的机械臂和可供体内示踪的发光二极管。整个系统都是利用柔性材料制成的,使机器人可变形进入毛细血管执行任务。这项研究为精准医疗打开了新大门。
《自然-天文学》:极光加热土星的上层大气
研究者利用NASA的土星探测器“卡西尼号”测量的土星大气密度,得到了整个土星大气的温度分布,并发现极点附近上层大气温度最高。研究者认为,来自土星卫星的带电物质与太阳风相互作用引发电流,一方面产生了极光,另一方面加热了上层大气,使得这颗远离太阳的气态巨行星有较热的上层大气。
【学术头条】学术头条:血浆疗法安全有效,青少年艾滋病增加,中国专利申请全球第一
文章图片
北极出现25年来最大面积臭氧层空洞
当地时间4月6日,欧洲航天局报告,北极上空出现了25年来最大面积的臭氧层空洞。在过去的三周里,来自德国航空太空中心的科学家们使用全球微量气体监测卫星Sentinel-5P的Tropomi仪器数据,观测到北极地球异常强烈的臭氧损耗,形成了面积约100万平方公里的臭氧空洞。尽管此前北极上空偶尔会出现小型臭氧空洞,但今年北极上空的臭氧损耗比往年要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