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起源于长江流域 长江发源于( 四 )


关于屈家岭、石家河文化的一般年代 , 我们已专门讨论 , 届家岭文化大约在3600~2800B.C.石家河文化在3000~2300B.C. , 但具体到某个地址的石家河文化年代可能不一致 , 就石家河古城来说 , 已有的几个碳十四数据BK89045、BK89037、BK89038、BK89037、BK90141、BK90142的校正年代分别为:3140±180 B.C.、2810±145B.C.、2625±130 B.C.、2771±145 B.C.、3085±175 B.C.、2960±190 B.C. , 最早的年代可达公元前3100年以前 。如果金属冶炼还可追溯到石家河文化以前的屈家岭文化的话 , 那么其年代当更远 , 远达5600年前 。再说 , 石家河文化的青铜器属生产工具的刀 , 已经越过了锻打自然铜和冶炼红铜的原始阶段 , 也越过了用铜制作铜针、铜首饰等小件铜器的时代 , 说明已经历较长的发展阶段 。
二、关于冶铜起源的讨论
有人基于西城驿遗址的证据 , 从而认为中国金属冶炼技术源于西方 。因此 , 我们先讨论一下西城驿遗址的年代问题 。陈国科、王辉、杨谊时等先生对西城驿遗址有专文介绍:认为西城驿遗址是一处以从事旱作农业为主、兼有饲养,并进行着冶金等手工业生产的史前聚落,可以划分为3个时期,一期距今约4100~4000年 , 以马厂晚期遗存为主,兼有零星齐家文化遗存;二期距今约4000~3700年 , 以西城驿文化为主 , 且有大量齐家文化遗存共存;三期距约3700~3500年前后,以四坝文化早段遗存为主, 兼有少量齐家文化遗存 。马厂文化、西城驿文化及四坝文化是前后延续的,自马家窑文化以来一脉相承 。而齐家文化一般被认为是东部文化的传统,其在河西走廊出现是东部人群西进的结果 。齐家文化与马厂文化晚期、西城驿文化、四坝文化早期都有共存时期,其在河西走廊结束的时间早于洮河流域,这可能与河西走廊地区四坝文化的兴盛有关 。从他们的描述可知 , 真正的西城驿文化距今约4000~3700年 。
目前部分学者倾向于西、中亚冶金对中国的影响 , 但能举出影响的例子仅局限在龙山文化晚期至二里头文化时期 , 例如 , 西城驿遗址、陶寺遗址中晚期等 , 即距今约4100~3900年前 , 发现过类似西亚的铜 , 即砷铜(李刚先生称之为砷青铜 , 本文简称为砷铜 , 以与中国南方及马家窑文化林家遗址的铅、锡青铜——本文简称为青铜 , 相区别) 。陶寺遗址中期的1件盆口沿残片 , 晚期的1件齿轮形器 , 皆含砷;齐家文化晚期铜器出土较多 , 且多含砷;新疆地区考古发掘的铜器实例年代也在距今4000年以后 。而且前文所列中国境内发现的早期铜大多是黄铜、红铜、青铜 , 不见砷铜 , 到西城驿、陶寺等遗址才发现砷铜 , 而到二里头文化以后 , 中国又普遍出现青铜而非砷铜 。这就说明 , 距今4100年以前中国各地发现的铜当是中国本土产生 , 二里头文化之后 , 中国仍保留自己的传统 。
其所以说砷铜可能源于西、中亚 , 是因为西亚虽然也有锡青铜 , 但在铜石并用时代早中期是以砷铜为主 。关于这一点 , 可参见伊顿、休麦克雷尔的研究 , 他们说:
很清楚的是 , 在青铜时代早期和中期 , 近东的主要合金实际上不是青铜 , 而是砷铜 。……特别重要的是使用砷铜所涉及的高水平的技术技能 , 以及作为人工制品使用功能的砷水平的关注和故意控制 。……这种刀和刀片在适当的冷加工下 , 将从几个百分点的砷含量中明显获益 。而斧头和锛的砷含量就较低 , 这与英国和其他早期青铜时代的特点相似 , 在这些地方 , 使用时将受到严重打击的工具很少表现出高水平的砷 。
由此可见 , 砷铜中砷的含量是可调节的 。关于砷铜的冶炼 , 尼松·阿姆扎内说:
第3阶段:真正的冶炼过程……在比尔谢巴(Beer Sheba) , 氧化铜矿石与当地原产的一小部分硫化矿混合 。故意在炉内引入的这种硫化物矿石是另一种还原剂 。砷铜合金也是通过从远离迦南的矿区进口添加砷硫化物而有意生产的 。
以上材料说明 , 砷铜冶炼中的加砷技术早已成熟 , 因此 , 虽然尚未发现明确的传播路线 , 距今约4100年中国的砷铜技术由西、中亚传来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从上文所引铜遗存我们发现 , 在中国东北地区早就有了红铜冶炼 , 在中国甘青、南方地区早就有了铅、锡青铜冶炼 。砷铜在大约距今4100年之后才出现于中国 , 很可能是游牧民族带来的西、中亚技术 , 但这并不能证明中国的整个铜器冶炼是从外国传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