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数学走进生活( 二 )


然后把具体的场景图逐步抽象成圆圈图、网络图这种平面图,并让孩子用数对表示位置的过程 。这样孩子就经历了“具体事物——个性化地符号表示——学会数学化表示”的学习过程,体会到引入符号的必要性以及数学符号的简洁与实用,培养了孩子的符号意识,发展空间观念 。
当然数学符号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如,阿拉伯数字的诞生和使用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可以结合数的认识的引导向孩子介绍数字诞生的历史,让孩子了解数字符号的发展史,感受数学文化的无穷魅力 。
(三)培养空间观念
空间观念主要是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依据语言描述画出图形等 。
我们就生活在宇宙这个大空间里,如,你想邀请别人去你家做客,就要说清楚你家的方位及去你家的行走路线 。还有,我们的楼房,就要经历先有设计师把头脑中的实物抽象成平面图形,再由建筑师负责把它转化为实物的过程 。
在生活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找准发展空间观念的支点 。
利用孩子已有的“太阳从东方升起”的生活经验,先确定东方,再来认识其他三个方向 。这样就把学习数学的视野拓展到了生活空间,利用生活原型来有效促进孩子空间观念的发展 。
空间观念的发展不仅需要丰富的现实情境、而且需要大量的操作活动 。
在学习“体积和容积”时,有位教师就利用从粉笔盒抽出粉笔和放回粉笔的动态过程,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让“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变得可观察、可感受 。
在这里,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把孩子的观察、操作、想象、思考、交流等活动结合起来,发挥孩子的空间想象力,实现了二维平面与三维空间之间的转化,有效促进了活动的内化及空间观念的形成 。
(四)培养统计观念
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是我们每位公民的基本素养之一 。统计就是一个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完整过程 。
小学生学习统计的核心目标是发展“统计观念” 。
统计观念的培养仅靠训练是难以形成的,必须让孩子去亲身体验 。孩子只有经历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通过交流,作出决策的统计活动才能体会到统计的必要性以及统计的作用 。
现代公共媒体已经大量使用统计图来表示信息,能看懂生活中常见的统计图表是现代公民重要的数学素养 。
因此,进行统计认知时,应将学习重点放在引导孩子读懂统计图表、会分析图表中的数据并进行必要的推理上,而不是放在制作统计图表上 。
如,一位同学调查了自己班上的5位男同学,其中有4位同学喜欢打篮球,便得出结论他班80%的同学喜欢打篮球 。
我们就要引导孩子对数据来源、数据处理的方法以及由此得到的结论进行合理的质疑,使孩子对统计数据有较全面、正确的认识 。
(五)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例如:在超市买东西时,看同一产品不同的包装的价格,然后比较一下哪个便宜再买?
其实,我们学知识为了什么?不就是用吗?学了不让它为我们的生活服务,我们学它干什么 。
比如,同样是光明纯鲜牛奶:大包装1000ml,8元/桶;小包装220ml,2元/盒 。通过计算1000÷8=1250(ml/元) 220÷2=110(ml/元)可以知道,同样1元钱,可以多喝15 ml牛奶,如果家庭人口比较多,当然选择大包装合算 。
什么是数学应用意识呢?数学应用意识是应用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的心理倾向,主动尝试用数学知识、方法、策略、思想去思考和解决遇到的现实问题 。
在生活中我们要有意识的引导孩子关注生活中的这些数学问题,让他们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意义以及数学的应用价值,养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 。
可见,培养孩子的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仅靠课堂上的学习体验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安排一些有意思的实践活动,把数学学习延伸到课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