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数学文化之加减乘除的来历
小编来今天给同学们带来的趣味数学故事是:2016数学文化之加减乘除的来历 。
每天10分钟头脑大风暴,开发智力,培养探索能力,让你成为学习小天才 。
故事适合年级:小学【2016数学文化之加减乘除的来历】趣味小故事:数学文化博大精深,涉及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求学网数学网为大家推荐数学文化之加减乘除的来历,希望大家认真品阅 。
加减乘除的来历
加减乘除(+、-、×(?)、÷(∶))等数学符号是我们每一个人最熟悉的符号,因为不光在数学学习中离不开它们,几乎每天的日常的生活也离不开它们 。别看它们这么简单,直到17世纪中叶才全部形成 。
法国数学家许凯在1484年写成的《算术三篇》中,使用了一些编写符号,如用D表示加法,用M表示减法 。这两个符号最早出现在德国数学家维德曼写的《商业速算法》中,他用“+”表示超过,用“─”表示不足 。到1514年,荷兰的赫克首次用“+”表示加法,用“─”表示减法 。1544年,德国数学家施蒂费尔在《整数算术》中正式用“+”和“─”表示加减,这两个符号逐渐被公认为真正的算术符号,广泛采用 。
以符号“×”代表乘是英国数学家奥特雷德首创的 。他于1631年出版的《数学之钥》中引入这种记法 。据说是由加法符号+变动而来,因为乘法运算是从相同数的连加运算发展而来的 。后来,莱布尼兹认为“×”容易与“X”相混淆,建议用“?”表示乘号,这样,“?”也得到了承认 。
除法符号“÷”是英国的瓦里斯最初使用的,后来在英国得到了推广 。除的本意是分,符号“÷”的中间的横线把上、下两部分分开,形象地表示了“分” 。至此,四则运算符号齐备了,当时还远未达到被各国普遍采用的程度 。
希尔伯特曾经说过“数学的有机统一,是这门科学固有的特点,因为它是一切精确自然科学知识的基础……”,由此可见数学是多么的重要,我们必须要学好数学,并了解一些数学小知识 。数学小知识其实都是非常有趣的,很多都是以故事的形式向大家表达出数学的魅力 。
这就是我们为大家整理的数学文化之加减乘除的来历,有没有哪一条触动了你呢?
- 六年级数学日记300字:放假的日子
- 2016数学奥秘之等号与不等号的发明人
- 2016数学文化之探秘音乐与数学
- 2016趣味数学小知识:奇妙的圆形
- 2016小学趣味数学小知识之阿拉伯数字
- 2016为您推荐的小学数学日记:牛吃草
- 2016小学生数学日记之统筹法
- 2016小学生数学日记推荐之森林数学竞赛
- 400字 2016四年级数学日记:切西瓜
- 2016数学文化分享:出入相补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