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数学奥秘之等号与不等号的发明人

小编来今天给同学们带来的趣味数学故事是:2016数学奥秘之等号与不等号的发明人 。
每天10分钟头脑大风暴,开发智力,培养探索能力,让你成为学习小天才 。
故事适合年级:小学【2016数学奥秘之等号与不等号的发明人】趣味小故事:数学文化博大精深,涉及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求学网数学网为大家推荐数学奥秘之等号与不等号的发明人,希望大家认真品阅 。
等号与不等号的发明权属于英国人 。
1557年,数学家雷科德在他的《智慧的激励》一书中,首先把“=”作为等号,他说:“最相像的两件东西是两条平行线,所以这两条线应该用来表示相等 。”他的书《智慧的激励》也因此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 。
在数学中,等号“=”既可表示两个数相等,也可以表示两个式子相等,但无论何种相等,它们都遵循以下规则:
【2016数学奥秘之等号与不等号的发明人】(1)若a=b,那么对于任何数c,有a±c=b±c;
(2)若a=b,那么b=a;
(3)若a=b,b=c,那么a=c;
(4)若a=b,那么对于任何数c,有ac=bc 。
人们起初用“????”和“????” 。表示大于和小于,英国人乌特勒首次在他的《数学入门》一书中使用了它们 。另一英国数学家哈里奥特引入了现在的两个符号:>、< 。他在自己的书中明确地写道:“a>b表示a量大于b量,a<b表示a量小于b量 。”
不等号在数学中有着普遍应用,在使用它们时,应遵循如下原则(a、b为实数)
(1)若a>b,则b<a
(2)若a>b,那么对于任何实数c,有a±c>b±c;
(3)若a>b,c为大于零的实数,那么ac>bc;
(4)若a>b,c为小于零的实数,那么ac<bc;
(5)若a>b,b>c,那么a>c 。?
这就是我们为大家整理的数学奥秘之等号与不等号的发明人,有没有哪一条触动了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