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里面的投射效应是什么?
投射效应到底是什么?
简单来说,自我投射就是把自己的个性、好恶、欲望、想法,情绪这些心理特点,像投影仪一样,不自觉的投射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有同样的感受和认知 。
一个斤斤计较的人,觉得全世界的人都小气;
【心理学里面的投射效应是什么?】一个心胸宽广的人,觉得大家都很大方;
一个经常算计别人的人,觉得每个人都藏着无数暗箭;
一个急脾气的人,觉得人人都是火药桶……
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总是觉得别人是傻瓜,而其实自己才是最大的傻瓜 。
所以投射效应,又被称为傻瓜定律 。
心理学上曾经做过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实验 。
心理学家让化妆师在一群被实验者的脸上,化了一道丑陋的疤痕,化完之后拿来镜子,让他们看了一眼疤痕 。
然后,化妆师告诉被实验者,需要在他们脸上涂一层粉末让妆容固定 。
但实际上,这层粉末的真正作用是擦除疤痕 。
擦完粉末之后,这群人的脸已经与常人无异 。
但是,被实验者对此却不知情 。
接下来他们走到街上,等回来时,他们反映路人对他们非常不友好,态度粗鲁,总是盯着他们的脸上看 。
很明显,这个实验中,被实验者把自己的想法投射到了别人的身上 。
很多时候我们的感受和看法,很可能与事实偏离,但因为投射效应,我们被蒙在了鼓里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苏轼跟佛印是好朋友,经常相互拜访 。
有天,苏轼去拜访佛印,对佛印开了个玩笑:“我看你是一堆狗屎 。”
佛印没有生气,反而微笑地回应说:“我看你像是一尊金佛 。”
苏轼觉得自己占了便宜,很是得意,回家后跟妹妹说了这件事 。
苏小妹却说:
“哥哥,你错了 。听到这里,苏轼才明白为什么佛印会说他看自己像是看一尊金佛 。
佛家说‘佛心自观’,你看别人是什么,自己就是什么 。”
佛心自观,也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投射 。
我们在评价他人的同时,更是显露出我们自身的特质 。
在日常生活中,投射效应具体有以下两种表现:
第一、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别人身上 。
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就是“你妈觉得你冷”,很明显,这是父母对于孩子的投射 。
亲子关系中,父母强行替孩子做决定的行为,也是投射的一种,是父母把自己的喜好和愿望强加给孩子 。
在爱情关系中,投射效应也处处存在 。
家庭治疗大师、国际著名的心理治疗师萨提亚讲过一个菠菜的案例 。
一对夫妻来找她做咨询,他们对婚姻感到不满意已经20年了 。
咨询中,这位丈夫情绪大爆发,大哭起来:
“我希望你不要总给我吃那讨厌的菠菜!”妻子听了之后震惊不已,回答说:
“我以为你喜欢,我只是想让你高兴 。”之前网上流传过一句话,“不要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 。
将自己的喜好投射到对方身上,不考虑对方的真实感受和需求,最终只不过感动了自己罢了 。
第二、曲解别人的意思,用自己的想法来理解他人 。
前段时间看孟非主持的《新相亲大会》,上面有个男嘉宾分享了他因为一句“呵呵”,而被分手的经历 。
他和女朋友微信聊天,无意中发了一句“呵呵” 。
结果女友勃然大怒,将他给拉黑了,他就这样秒变单身汪 。
这就是一个很典型的投射效应的例子 。
这种投射,在我们日常关系沟通中特别常见 。
我们会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投射到对方的话语上,解答出来的意思跟对方本来想要表达的意思可能完全不一样 。
对男方而言,他可能认为这句“呵呵”很平常 。
但是对女方而言,她却认为这句“呵呵”是挖苦和嘲笑 。
很明显,这样的投射,会让我们离客观真相越来越远,让我们的认知流于偏颇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面对投射效应,我们应该怎么做?
既然投射是一种本能,“投射效应”当然无可避免 。
但我们仍然能够有意识地减少它对人际交往产生的消极影响,转换思路,为我们所用 。
- 手机游戏误导河北省一位11岁哥哥牵着9岁的妹妹,从4楼家里跳下, 严重受伤多
- 哪里有高性价比的进口红酒货源?
- 马苏里拉芝士碎 马苏里拉芝士碎成坨了怎么办
- 马苏里拉芝士 马苏里拉芝士热量
- 马苏里拉 马苏里拉芝士
- 闲鱼买家申请退货不发货钱会到哪里 闲鱼买家申请退货不发货怎么办
- 【星座控】心理测试:成人礼,你选择穿哪件公主裙?测你的智商在班里排第几
- 盘点一下王者荣耀里最难上手的英雄
- 【星座控】心理测试:下面哪只眼睛最迷人?测班里谁在偷偷暗恋你
- 历史上的燕北在哪里 燕北是现在的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