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趣谈:数学精神与神话传说的战争

小编来今天给同学们带来的趣味数学故事是:数学趣谈:数学精神与神话传说的战争 。
每天10分钟头脑大风暴,开发智力,培养探索能力,让你成为学习小天才 。
故事适合年级:小学【数学趣谈:数学精神与神话传说的战争】趣味小故事: 对数学教材选材的质疑
我们知道,在物理变化中,有能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变化中,质量守恒定律 。整个宇宙中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同样,在数学中有化归的思想方法,化归的核心就是变中不变,即变化的是形式,不变的是大小 。
化归的思想方法在数学中有广泛的应用,在小学数学中也是屡见不鲜 。在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层过程中,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转化为长方形的面积是最为典型的例子之一 。在这个例子中,变化的是图形的形状,即通过割补把平行四边形变成了长方形;不变的是面积,即长方形的面积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 。这样通过化归的方法找出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简便求法 。
教材中还有很多这样的应用转化的例子,对于培养学生的化归的思想方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但与之相反,也有个别地方出现了与之谐调、甚至是与之相反的内容:形变量亦变 。不信请看笔者在教材中找到的内容,我们先看青岛版小数学四年级下册中《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后在面的练习题中出现了如下的内容 。
神话小说《西游记》中主角之一的孙悟空的“如意金箍棒”是一个能神奇的兵器,它能细能短、能粗能长,能轻能重 。它是在冷兵器时代人们所梦想的武器 。现在的孩子喜爱孙悟空这个人物,也特别喜爱他的“如意金箍棒” 。用它确实能唤起小学生学习兴趣,这是它的好处 。从培养学生数学素养这个角度出发,确是有不当之处 。它的不当恰恰在于学生的喜欢的“如意金箍棒”能长能短、能粗能细,能轻能重的神奇变化 。
这种变化不受任何规律、法则的约束,想怎么变就怎么变 。违反了数学化归的思想方法 。因为小学生年龄小,对化归的思想方法掌握得不牢,又对金箍棒很感兴趣,他们感兴趣的东西自然记忆得深刻而长久 。这种随意变化容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只要达到目标就能随意变”的思想 。
另外“金箍棒”这种依人的意愿而变的做法,容易让学生形成以“我”为中心、我字当头、我行我素的个人主义,没有纪律、没有集体,因而难于融入到团队中去 。
无独有偶 。利用孙悟空的“如意金箍棒”当作载体学习《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知识,也在其它版本出现 。下面请看人教版教材这方面的内容 。
教材是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图中最能吸引学生眼球的是金箍棒越来越长、越来越粗、越来越重,最后把魔王压倒 。
数学文化不同于神话文化、神话文学 。数学是一门科学,它讲究事实求是、它强调严谨的逻辑思维、它注意思想、方法、策略的培养 。所以这些都是科学而严谨,来不得半滴的虚假与臆想,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数学精神 。而神话传说、神话文学的创作多是靠人的想像来完成的,不需要任何的证明,也无需去证明 。在成人那风景点是人人知道其真假 。而小学生辩证唯物观点不尚未形成,未必能把神话与科学分开,把神话与数学分开 。不利于数学思想、数学精神的形成 。



【数学趣谈:数学精神与神话传说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