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的三个基本特征 戏剧特点

戏剧特征(中国戏曲的三个基本特征)中国戏曲形成至今已有800多年,剧种有300多种 。虽然各种戏剧的表演情境和艺术风格有一定的差异,但最重要的差异还是在音乐和语言上 。这些地方戏曲有一些共同的艺术特点和规律 。虽然这些都不是戏曲所独有的,但戏曲艺术在这些方面都有自己奇特的艺术表现 。
概括起来,中国戏曲有三个根本特征,即综合虚拟性和综合过程性 。

一.全面性(1)中国戏曲是时间艺术和空艺术的结合体,人们一般把音乐看成是时间艺术,把艺术看成是空艺术,中国戏曲是时间艺术和空艺术高度结合的艺术,由于戏曲表演需要一定长度的时间来演绎故事,同时又需要一定的空空间供演员在舞台上塑造生动的人物形象,所以戏曲属于时间艺术和空艺术的综合,即
(2)中国戏曲是听觉艺术和视觉艺术“唱、念、做、演”的结合体,其中唱、念是“歌”的组成部分,是听觉艺术的代表;而做是“舞蹈”的组成部分,是视觉艺术的代表 。听觉的艺术可以“过瘾”,给观众听觉上的享受;艺术可以“赏心悦目”,给观众视觉上的污染和震撼力 。因此,歌剧属于听觉艺术和视觉艺术的综合,简称“视听艺术” 。
(3)中国戏曲是集文学、乐舞、说唱艺术、杂技、武术等艺术门类于一体的高度综合的艺术局面 。戏剧、戏曲、舞剧都属于戏剧范畴,在艺术上都是综合性的,但相比之下,中国的戏曲是最全面、最有成果的 。

(4)戏曲表演是“唱、念、做、打”的综合表现 。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对中国戏曲的定义是“戏子,就是在当下的情境中,用唱跳来讲故事 。”歌是指戏曲的唱诵:唱就是唱,诵就是吟诵 。舞蹈指的是戏曲的做和打:做就是演戏,打就是武功 。
“唱、念、做、打”的综合表现手段共同构成了中国戏曲表演艺术的根本特征 。同样在戏剧领域,戏剧的特点是语言和行为,只说平实的英语,不唱不跳;戏曲的特点是有乐有唱,只唱不说不跳;舞剧的特点是音乐和肢体语言,只舞不言不唱;中国戏曲的表演艺术以“无声不唱不动不舞”为特征,是集“唱、读、做、打”于一体的具有高度综合性和奇特审美价值的戏剧艺术情境 。
第二,虚拟性作为提醒观众的形体符号,重要的是要依靠演员具体的表演动作来暗示事物和情境 。戏曲的虚拟性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舞台时间的灵巧空 。国剧的舞台时间空红豆博客将有限的舞台空转化为无限广阔的艺术空间,题材极其广阔 。浩瀚的大海空和无边的世界是无所不能的 。俗话说“舞台是方的,拿着尺子就能看到地平线 。”

这个形象的比喻,很好地解释了空在中国戏曲舞台上变换的灵巧 。在空在舞台上的应用上,中戏采用了“无中生有”的虚拟写意表达 。在空空旷的舞台上,所有场景都是通过演员“唱、念、做、打”的程式化表演虚构出来的,充分体现了中国戏曲“情景出自口,情景随人动”的虚拟艺术特征和舞台空精神的自由 。
就像中国传统绘画强调留白一样,中国戏曲在舞台上留下广阔的空空间,寻求深邃的意境,让观众展开丰富的想象力,使观众在演员二度创作的启发下,自觉进行三度创作,从而在脑海中塑造出不同的审美形象,获得独特的愉悦和 。
戏剧舞台上空的灵巧,是从属于演员表演的中心 。在戏剧舞台上,现实生活中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的事情,经过艺术的夸张和扭曲,可以在瞬间完成 。也可以把现实生活中稍纵即逝的事物(思想)艺术化地夸大,拉长几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比如《伍家坡》里,薛平贵的西皮导唱:“一匹马离开了西凉世界”,出来一鞭子 。九龙口出场,唱《原板》至台口,四个舞台随唱随排,一直唱到“刘琳在吴家坡外拴马,遇众大姐问笑” 。

这十句话的长度只有5分钟左右,却代表了从西凉到大唐的一千里,充分体现了中国戏曲“话长话短”的审美追求 。同样在伍家坡,对王宝钏外貌的处理也是独一无二的 。
当主人公王宝钏惊喜地得知离家18年、杳无音信的丈夫突然收到他的信,并托人捎信给他时,他应该在现实生活中以最快的速度接过信并阅读其内容,这样才符合他的事业逻辑 。然而,处理戏剧表演的方式颠覆了他职业生涯的真实逻辑 。王宝钏出来后不仅没有在“圆场”上跑,反而在乐队小锣导团长的陪同下,开了西皮导《邻居大嫂叫出来》 。
然后,带头打着小锣,唱着一大段西皮慢板,缓步走出戏台,走到大门口(旋律)中间的上戏台门口,边答边唱:“吴家坡拿着我王的宝枪来了 。站在坡前望去,对面站着一个军官 。在这里假装剜菜,他问一个奴才就答一个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