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T-34是二战最优秀的中型坦克,为什么会在卫国战争初期惨败呢?( 二 )


。 倾斜装甲打个比喻 , 是把防护从原来的一张铁箱子换成一个铁锅 , 改变了坦克的受力角度 , 降低了炮弹的能效及穿透力 , 坦克的安全系数进一步增加 , 战场生存能力大大提高 。
通俗地说 , 就是炮弹打到坦克的斜面装甲上 , 会跳到一边 , 产生“跳弹”现象 。
在此之前 , 世界上没有几家的坦克采用这种设计 , 而且和T34几乎同时问世的谢尔曼N4坦克倾斜度是56度 , T34-76坦克的正面装甲的倾斜度更大 , 达到了60度;这就大大增加了它的装甲厚度和防护能力 。
因此当德军75毫米炮射击时 , T-34坦克45毫米厚32度斜角的正面装甲 , 防护能力等于130毫米 , 而49度斜角的侧面装甲也达到了100毫米防护效果 , 炮弹打在上面跟挠痒痒一样 , 让德国坦克手大惊失色 , 所向披靡的德国装甲部队在T34面前一筹莫展 。
在德军坦克中属先进的3号、4号坦克与T-34坦克相比已经过时 , 更别提比较落后的1号、2号坦克了 ,
战争初期 , T34还没有问世 , 就谈不上惨败;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前 , T34刚刚开始量产 。
而斯大林格勒战役中 , 德国装甲部队是被打残的 。
【爱历史】T-34是二战最优秀的中型坦克,为什么会在卫国战争初期惨败呢?
文章图片
此战中德军第14、16、24装甲师被歼灭 , 战役结果也是德军失败 。
虽然此战中苏军投入坦克和损失坦克都是德军的数倍 , 但战斗中T34投入数量不多 。
在1942年苏军投入到战场的22000辆坦克中 , 挑大梁的还是T-26轻型坦克、BT-7快速坦克;因为受到条件限制 , T-34/76型坦克产量上不去 , 列装部队的数量很少 , 只有1225辆 。
因此 , 即使在1942年的几次战役中 , 苏军装甲部队没有占到便宜 , 也不能把账算在T34身上 。 总的来说 , T34的表现还是非常出色的 。
德军装甲部队惨败原因是多方面的 , 燃料短缺也是主要原因;但不管什么原因 , T34没有惨败 。
事实上正是因为T34的强大战斗力 , 才迫使德国研制出了豹式坦克 。
那么 , 关于T34惨败是从何说起?
准确地说 , T34是从1943年开始“惨败” 。
因为德军找到了制服T34的利器Pak43型88毫米反坦克炮 。
1943年正式进入德军服役 , 被定名为Pak43型88毫米反坦克炮 。
说到88炮 , 人们马上会想起沙漠之狐隆美尔 , 想起北非战场以及被88防空炮打成废铁的英军坦克 。
T34火力大但是也不过76毫米;它的防护能力强 , 但是也架不住88炮的一顿猛打 。
德国人在武器研制上并不比美国落后多少 , 也不比苏联差 , 他们最不缺的就是想象力和好胜心 , 研制武器总是要占据绝对上风 。
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吃亏后 , 德军就将88炮搬到了坦克上 。
【爱历史】T-34是二战最优秀的中型坦克,为什么会在卫国战争初期惨败呢?
文章图片
将防空炮变成反坦克炮 , 不是放上去就行了 , 需要解决几个技术难题 , 比如解决后坐力、击发方式等问题 。
但总的来说 , 难度不是太大 。
于是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不久 , 德国坦克就装上了88炮 , T34的噩梦到了 。
Pak43使用68.3倍径的炮管 , 全长达到了6610毫米 , 炮口装有双重制动式炮口制退器 , 并配有电动击发装置 , 半自动水平滑楔式炮闩和液气驻退复进系统 , 射速每分钟可以达到10发 。
在发射AP40高速穿甲弹时 , 初速能达到每秒1150米 , 最大射程16千米 , 2000米内能贯穿184厚的垂直装甲 , 500米内轻松击穿274毫米厚的垂直装甲 。
至于T34 , 在1500米内被击中的话 , 基本上在劫难逃 。
事实上 , 一直到二战结束 , T34的被动局面都没有改变 。
因为苏军和盟军的坦克 , 没有一款能经得住88炮的打击 。
那么使用了T34的苏军 , 为什么还能进行大反攻 , 所向披靡?主要还是靠数量取胜 。
二战中T34生产了8万多辆 , 是谢尔曼的两倍 。
德军除了改进坦克火力 , 还推出了防御性能不逊于T34的“黑豹”中型坦克 , 以及防护性更好的“虎”式重型坦克问世 。
如此一来 , T34失去优势 。
德国“黑豹”中型坦克 , 于1943年批量装生产 。 “黑豹”基本是T-34坦克的复制品 , 起码思路是照抄的 。
它也采用大功率发动机、宽辐履带、长身管火炮以及倾斜装甲等 , 甚至外形都和T-34坦克相似 , 跟孪生兄弟一样 。
不过由于受到盟军封锁 , 德国在战败前只生产了6042辆“黑豹”坦克;无坚不摧 , 无炮可破的虎式坦克 , 也只生产了1300辆 , 无法改变德国战败命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