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叙事药学:抗击疫情药物——干扰素的“前世今生”| 优秀文章集锦( 二 )


2.Ⅱ型干扰素:也叫IFNγ , 它来源于T细胞 , 通过作用于T细胞和巨噬细胞而发挥显著的细胞免疫调节作用 , 但它的治疗潜能可能有限 , 目前临床研究仅限于慢性肉芽肿性疾病 , 骨硬化病等的治疗 。
研究结果显示 , Ⅱ类干扰素的抑制肿瘤效应强于Ⅰ型干扰素 , IFNγ作为机体内主要的巨噬细胞刺激因子 , 它能够多方面调节机体的免疫反应 , 能够提高免疫细胞活性 , 抑制肿瘤细胞分裂 。
3.Ⅲ型干扰素:包括IFNλ等多种亚型 , 这类干扰素为新型干扰素 , 相关研究较少 , 目前临床研究仅限用于病毒性肝炎的治疗 。
除此之外 , 根据作用时间的不同 , 干扰素还可分为普通干扰素和聚乙二醇干扰素:普通干扰素半衰期短 , 需要隔一天注射一次 , 使用非常不方便;聚乙二醇干扰素是指在生产的过程中对普通干扰素加以修饰 , 使它与聚乙二醇共价相连 , 这样生产的干扰素稳定性更强 , 药物半衰期更长 , 从而减少了用药频次 , 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
四、干扰素的“百变形态”
目前国内常用的干扰素制剂 , 既有国产的 , 也有进口的 , 剂型也是五花八门 , 每一种剂型都有它独特的作用 , 下面药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些常用的剂型:
1.注射剂、冻干粉针剂:如万复洛、英特龙、赛若金等 。 这类剂型是应用最广的一类制剂 , 同时生产工艺也较为稳定 , 主要用于病毒性肝炎(慢性乙肝、丙肝)、抗肿瘤、急性传染病、肺纤维化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治疗 。
2.栓剂:如淑润、安达芬、奥平等 。 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由人类疱疹病毒和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宫颈糜烂 , 局部药物浓度高 , 疗效更好 。
3.凝胶剂:如忆林、尤靖安等 , 临床上主要用于尖锐湿疣 , 口唇疱疹以及生殖器疱疹等疾病的治疗 。 尤靖安是唯一不需要冷藏 , 可方便随身携带的外用干扰素 , 将该品涂抹于皮肤以及鼻内侧可以有效地防止与病毒接触 , 提高局部免疫力 , 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病毒 。
4.喷雾剂:如捷抚等 , 主要用于有病毒引起的并发或复发性皮肤单纯疱疹(口唇疱疹、生殖器疱疹) , 也可用于尖锐湿疣的辅助治疗 。 喷雾剂具有直接通过鼻粘膜吸收的特点 , 部分干扰素可到达肺泡 , 直接作用于病毒感染部位 , 理论上对各种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和病毒性肺炎有效 。
5.其他:除以上四种主要剂型外 , 干扰素还有滴眼剂(滴宁等)、气雾剂、滴鼻剂、口含片、脂质体等多种制剂用于临床 。 此外 , 缓释技术和靶向技术的研究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药品]叙事药学:抗击疫情药物——干扰素的“前世今生”| 优秀文章集锦
本文插图
五、干扰素的“另一面”
正所谓金无足赤 , 人无完人 , 干扰素也有它的不足之处 , 那就是不良反应较多:
1.呼吸系统:流感样症状是干扰素的最常见的副作用 , 表现为发热、头痛、乏力、全身肌肉酸痛等 。 体温可高达39℃以上 , 流感样症状以用药初期的3-6小时最为明显 , 半个月后会慢慢缓解 , 有的患者持续时间较长 , 可长达3~6个月 。 临床上还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是 , 一些体格健壮的人流感样症状较重 , 像个林黛玉;而一些体质较弱的人 , 流感样症状反倒很轻 , 甚至没有 。
2.血液系统:如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 大多为一过性 , 认为此与干扰素对骨髓抑制有关 , 也有的认为白细胞减少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或巨噬细胞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分泌下降有关 。
3.神经系统:有些患者会出现情绪和精神异常 , 出现莫名其妙的恐惧感 。
4.免疫系统:可能加重或诱发原有的或潜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
5.其他:干扰素还可引起轻中度脱发、荨麻疹、肝肾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 。
药师提醒:
干扰素的研发历史已有60余年 , 其在抗病毒、抗细胞增生、免疫调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干扰素也有毒副作用 , 使用时应严格掌握用药指征 , 谨遵医生和药师的建议 , 用药过程中注意监测不良反应 , 必要时可以调整剂量甚至停药 , 如果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 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