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数学:数学也能够耍流氓
小编来今天给同学们带来的趣味数学故事是:趣味数学:数学也能够耍流氓 。
每天10分钟头脑大风暴,开发智力,培养探索能力,让你成为学习小天才 。
故事适合年级:小学【趣味数学:数学也能够耍流氓】趣味小故事: 数学一向以严谨的思维着称,每一步推理都需要严格的理由 。但在数学历史中,漏洞百出的数学推理也频频出现 。有趣的是,即使是这些不严格的思路也充满着智慧,在数学中的地位不亚于那些伟大的证明 。今天,用几个经典例子告诉你,在数学里也是可以耍流氓的 。
逻辑中的那些流氓
耍流氓是各种数学悖论的来源 。你能想一个命题,使得它和它的否定形式同时成立吗?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样的命题真的存在 。“这句话是七字句”就是这样一种奇怪的命题 。它的否定形式是“这句话不是七字句”,同样是成立的 。
你肯定会大叫“赖皮”,命题的真假与这个命题本身的形式有关,这样的命题算数学命题吗?没错,这些涉及到自己的命题都叫做“自我指涉命题”,它们的出现会引发很多令人头疼的问题 。从说谎者悖论(Liar paradox)到罗素悖论(Russell's paradox),各种逻辑悖论的产生根源几乎都是自我指涉 。数理逻辑中的流氓遍地都是,它们直接引发了数学史上的第三次数学危机 。
【趣味数学:数学也能够耍流氓】 欧拉的流氓证明法
在数学史上,很多漂亮的定理最初的证明都是错误的 。最典型的例子可能就是 1735 年大数学家欧拉(Euler)的“证明”了 。他曾经仔细研究过所有完全平方数的倒数和的极限值,并且给出了一个漂亮的解答:
这是一个出人意料的答案,圆周率 π 毫无征兆地出现在了与几何完全没有关系的场合中 。欧拉的证明另辟蹊径,采用了一种常人完全想不到的绝妙方法 。他根据方程 sin(x)/x = 0 的解,对 sin(x)/x 的级数展开进行因式分解,再利用对比系数的方法神奇地得到了问题的答案 。不过,利用方程的解进行因式分解的方法只适用于有限多项式,在当时的数学背景下,这种方法不能直接套用到无穷级数上 。虽然如此,欧拉利用这种不严格的类比,却得出了正确的结果 。欧拉大师耍了一个漂亮的流氓 。
最经典的“无字证明”
一些定理的直观理解虽然毫无逻辑可言,完全算不上是数学证明,但这些精巧而欢乐的视角,依然让数学家们如痴如醉 。
1989 年的《美国数学月刊》(American Mathematical Monthly)上有一个貌似非常困难的数学问题:下图是由一个个小三角形组成的正六边形棋盘,现在请你用右边的三种(仅朝向不同的)菱形把整个棋盘全部摆满(图中只摆了其中一部分),证明当你摆满整个棋盘后,你所使用的每种菱形数量一定相同 。
文章插图
文章末尾提供了一个非常帅的“证明” 。把每种菱形涂上一种颜色,整个图形瞬间有了立体感,看上去就成了一个个立方体在墙角堆叠起来的样子 。三种菱形分别是从左侧、右侧、上方观察整个立体图形能够看到的面,它们的数目显然应该相等 。
文章插图
严格地说,这个本来不算数学证明的 。但它把一个纯组合数学问题和立体空间图形结合在了一起,实在让人拍案叫绝 。因此,这个问题及其鬼斧神工般的“证明”流传甚广,深受数学家们的喜爱 。《最迷人的数学趣题——一位数学名家精彩的趣题珍集》(Mathematical Puzzles: A Connoisseur's Collection)一书的封皮上就赫然印着这个经典图形 。在数学中,类似的流氓证明数不胜数,不过上面这个可能算是最经典的了 。
更多小学趣味数学故事,可以微信搜索qwshuxue或者中小学趣味数学,获得更多趣味数学故事的文章 。
相关推荐:来,给孩子讲个“数学睡前故事”来源: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客服联系
- 趣味数学:几何里的错觉图形 你能看出来吗
- 看故事解数学题
- 我和数学的缘分
- 数学史上的明珠
- 二战中的数学数学故事讲解
- 小学约瑟夫问题与因式分解数学故事新讲
- 小学生数学:奇数和偶数数学故事
- 动物会认识数字吗数学故事讲解
- 小学生九片竹篱笆数学故事
- 小学均匀塔配数学故事新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