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系是如何发家的? 莆田游医( 五 )



第二年 , 刘永好家族和冯仑的名字出现在华夏医疗的股东名单中 , 持股比例为20.6% , 仅次于董事长翁郭亮 。
冯仑曾称赞翁:“福建莆田一个村里的小伙子 , 16岁就出来在电线杆上贴性病广告 。现在他带出去8000人 , 在全国开了8000家私立医院” 。
冯仑用简单的一句话 , 道出了莆田系前期“发家致富”的秘诀和套路 。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 中国80%以上的民营医院市场都是莆田人创办和控制的 。如果加上相关产业 , 年营业额将超过3000亿 。
甚至在医学高科技领域 , 如基因检测、试管婴儿艺术、智慧医院建设等 , 都有莆田系的身影 。
2018年11月 , 因为海内外122名科学家对深圳科学家何建奎声称的“基因编辑婴儿”提出质疑和谴责 , 结果被挖出来的深圳和美妇幼儿科医院是莆田系和美医疗的子公司 。
莆田系再次被网友骂 , 但人们发现“莆田系”这个词在中国已经不再简单 。
人们这才发现 , “莆田系”不仅仅是指民营医疗行业 , 还涵盖了很多行业 , 比如鞋、民营加油站、木材、黄金、珠宝 , 其中有些正是上一波“莆田系旅行家”转型后的所作所为 。
事实上 , 在注重宗族关系和投资的莆田 , 他们或多或少与从事医疗行业的莆田系有着密切的联系 。

莆田除了“看病” , 最有名的就是莆田鞋业 , 号称“让全世界都穿名牌” 。
上世纪90年代 , 随着耐克、阿迪达斯等运动品牌在莆田设立代工厂 , 这里出现了一批鞋类研发和出口业务 ,  了当地运动鞋产业的发展 。
从最早的所谓“尾单” , 到明目张胆地生产仿制名牌运动鞋 , 莆田已经成为中国最著名的“假鞋都” 。
“尾单”是指工厂代工中超出订单数量的鞋子 , 一般由厂家自行处理 。电子商务出现后 , 聪明的莆田人把“尾单”放到网上廉价出售 , 很快供不应求 。
于是 , 一些厂家通过盗窃或贿赂品牌厂工人 , 得到进口鞋的设计图案并直接仿制生产 , 大量假冒高仿运动鞋应运而生 。
莆田制鞋人员高峰超过20万 , 每年生产10亿双鞋 。
莆田鞋太假了 , 一双最新款的运动鞋拆开仿制 , 一个月之内就能在世界各个角落出现上千万双仿鞋 。
有人在网上开玩笑说 , 10双假运动鞋 , 9双是莆田鞋 。
先不说是真是假 , 但也没什么不好 。
“价廉物美”的莆田鞋风靡全球 , 自然受到品牌和相关部门的联合打击 。
只是面对巨大的需求市场 , 莆田鞋还处于“野火从来不太消耗”的状态 。

与众所周知的“莆田鞋”相比 , 莆田系还有几个行业取得了全国范围的成功 , 但却低调而鲜为人知 , 堪称“闷声发大财” 。
90年代末 , 一些因打假被迫转型的莆田旅医开始了新的投资——民营加油站 。
此时国内成品油零售市场开始放开 , “双轨制”带来的高额利润吸引了众多莆田资本加入 。
据中国商业联合会石油流通委员会统计 , 全国共有加油站10万座 , 其中民营加油站4万多座 , 占总数的近一半 。
这4万座加油站中 , 80%以上由莆田仙游人控制 , 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四川、河北和东北地区 。
要知道 , 开一个最普通的加油站更低也要500万 , 可见莆田系“油老大”的实力 。
莆田还有另外两个镇 , 都是因为早年传统产业逐渐取得产业主导地位 。
一个是中门镇 , 木材帮几乎垄断了全国木材行业的90% 。
中门人早年 蒸笼 , 福建沙县小吃的蒸笼很多都是中门镇 的 。
做蒸笼 , 中门人接触到木材生意 , 改革开放后转向需求更大的建材家具市场 。看到木材贸易更有利可图 , 忠诚的人们投身其中 。
国内公司通过与当地林业主管部门合作购买伐木和交易指标 , 国外公司在亚洲、非洲和澳大利亚组织伐木作业 , 然后进口到中国销售 。
效忠派渗透到国内木材交易产业链长达30多年 , 控制了上游的伐木和下游的木材销售 , 控制了国内90%的木材贸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