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缕云后的光#随云上天-新中国核潜艇从“长征一号”开始的曲折历程,潜龙在渊( 二 )


1985年 , 新华社公告:中国将于9月28日至10月18日进行运载火箭发射试验 , 要求各国的飞机、船舶在上述期间的当地时间每日10时至17时不要进入北纬28度13分、东经123度53分为中心的半径35海里的海域 。 于是 , 所有强国都动用了它们的军事卫星监测 , 并派出舰艇和侦察机逼近那一片海域 。 众目的焦点都是中国大陆上已侦知或未探明的发射井 , 没想到这次是中国最大规模的核潜艇水下发射演习 。
#那缕云后的光#随云上天-新中国核潜艇从“长征一号”开始的曲折历程,潜龙在渊
文章图片
水下试射
1985年大演习 , 不为外人所知的花絮颇多 。 首先是一位导弹潜射的权威专家提出了“一艇两枚同步齐射”的试验方案 , 以期提高两弹先后发射之不能令人满意的精确度 。
多数人却持反对立场 , “临阵变招”为兵家大忌 , 倘有差池 , 整个大演习就砸锅了 。 但赞成者的理由很对军方的胃口 , 两弹齐射更具实战意义 , 将增加敌方拦截的难度;其次 , 可以先进行模型弹的齐射试验 , 收集各项参数 。 提议终获通过 , 模型试验的效果良好 , 潜艇的耐压性、经受发射深度的冲击量载荷都没有问题;潜艇的动力系统及主要设备运行正常;两弹齐发对导弹发射系统及地面指挥系统均无影响 。 为防万一 , 最后采用的还是甲艇两弹齐射 , 乙艇两弹先后发射的综合演习方案 。
临近发射 , 指令已下达 , 乙艇导弹点火系统的电子元件又出了故障 , 如按常规 , 要拆卸回基地逐级检修 , 势必会错过已向国际公布的试验时间 。 于是潜艇上浮 , 派出技师“火线抢险” 。 湿淋淋的导弹已竖立在潜艇平台上 , 技师须用临时器械吊上去 , 钻进狭小的点火舱里以手的触感去排除故障 。 潜艇、导弹以及整个海平面都在摇来晃去 , 波动不已 , 而技师居然大玩空中杂耍一样将它修好了 , 相信这又是一项世界记录 。 潜艇迅速下潜 , 旋即发射了导弹 。 多枚长程导弹拖着炫目的火龙 , 飞向南太平洋的试验末区 。
其后 , 弹着点的电讯传来 , 甲艇两弹齐发的落点比乙艇精确度高出一倍 , 这次大演习 , 收获良多 。
中国在“建立现代化的强大海军”的战略任务尚未实现之前 , 现有的核潜艇战斗操典仍是非常谨慎和保守 , 真正携带核弹头的潜艇绝少开进深海远航 , 一般都在近海游弋或干脆在隐秘的海底静卧 。
#那缕云后的光#随云上天-新中国核潜艇从“长征一号”开始的曲折历程,潜龙在渊
文章图片
1987年12月31日 , 中国海军核潜艇首次远航训练获得圆满成功 。 潜艇部队的全体官兵驾驶着核潜艇 , 在辽阔的海洋上完成各项训练任务 , 创造了中国海军潜艇水下航行时间最长、航程最远、平均航速最高的记录 。 参加这次远航训练的核动力潜艇 , 是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 , 全部机械和设备都是国产 。 它具有续航能力大、航行速度高、潜航时间长、隐蔽性能好等特点 , 是中国海军史上的里程碑 。
中国海军装备的首种攻击核潜艇代号091型 , 西方称其为汉级攻击核潜艇 , 中国海军迄今装备有5艘汉级核潜艇 , 编号为401 , 402 , 403 , 404 , 和405 。
1988年春 , 中国核潜艇首次穿越台湾海峡 , 远赴南中国海 , 并成功地进行了极限深潜、水下全速航行和深海捞雷等多项试验 , 表明中国的核潜艇完全符合隐蔽、突袭、适合中远海、大深度、远距离作战的使命要求 。
1990年代之前 , 这5艘攻击核潜艇均部署在北海舰队 , 1990年代之后有2艘转移部署到南海舰队 , 以加强对南海和台湾的海上作战力量 。
1994年10月 , 中国核潜艇与美国航空母舰在公海对峙 , 正是因为侦讯系统耳目不聪 , 被人反制 。 从另一方面来看 , 核潜艇这东西无非是镇家宅、辟外邪 , 不需“流水线”一般大批量建造 , 有固然比无好 , 少却比多好 。
1995年10月 , 俄国官方向国际社会呼吁 , 说明该国老旧的军舰中有10艘核潜艇要淘汰 , 但以俄国当时的国力却无力拆除其核子炉 , 因而请求国际原子能总署提供技术援助 , 以免这些随时可能沉没的核潜艇造成生态灾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