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建材,供应链创新,家居辅材供应链,搜辅材▲深度丨为什么他们不看好3000亿辅材行业的未来?( 二 )


正方论点
1?“辅材行业的交易将有助于推动仓配的建设。”
搜辅材创始人田晓东认为,辅材是一个媒介,它有助于打通家居建材供应链行业的物流。为什么呢?因为辅材交易量的增加可以推动仓配体系的建设,而辅材行业因为缺乏品牌认知度和品牌效应,它的流通速度会加快。相应地,它也更容易做成标准化的事情。
因此,它相比非标准化的主材产品更具备优势。
2?“辅材行业的城市联动乃至全国交付需要信息化系统做支撑。”
进入家居辅材供应链的市场玩家中,做仓的、不做仓的都有。但以信息化系统建设入场的企业并不多。在号称有3000亿一年的建筑辅材市场上,不少企业都在喊着同样的口号——“我要做辅材供应链行业里的京东”,比如掌上辅材。
但是,京东所打造的全国性仓储物流交付体系,其实是基于在每个城市都有城市仓的前提条件下建立的,这是一个庞大的交易网络,也需要一个强大的信息交互系统。
同样,在辅材行业,企业要将30个以上的城市进行联动,如果没有信息化作为支点的话,无论从产品的分捡系统、管理系统来看,还是从订单系统来看,都会变得非常复杂,同时也会造成极大的信息不透明。
如果这条发展路线可行的话,那么在辅材行业,只有做到“能用系统解决的问题绝不用人解决”,这样才能具备最为基础的管控能力,也才能够真正跨越品牌厂商与区域之间的限制。
3?“从模式上看,主材供应链做不了全国交付。”
了解家居建材行业特殊属性的从业者都知道,主材产品是极具个性化特点的,它面向的客户是业主,而不是其他第三方企业。正因如此,主材行业里单个产品的SKU量比辅材行业要大得多,这是第一点原因。
第二点原因,部分主材厂商正在用套餐化的模式来把握用户需求,但这种模式并不适合长期发展,因为业主毕竟是存在差异化需求的,他们对品牌有认知度,再加上主材的使用场景是可见的。
因此,他们对产品的色彩、品质、触感都会提出较高的要求。而厂商无法强迫业主来购买产品,最终决定销售成功与否的还是业主个人的购买意愿。
但是,让我们回归到家居建材供应链的核心,其实它的核心在于“标准化”,只有将规模做大,用更低的价格获取产品,供应链企业才有可能长期生存下去。从这一点上看,主材供应链较难迈过“标准化”这个门槛。
反方观点
1?“辅材企业目前缺乏大量资金支持,不管是做城市联动还是做全国交付,都很难。”
辅材行业的经营销售链条非常长,有企业既要做单品代理商,同时又要管资金、管采购,还要管仓配和物流,这些工作多半已经压垮了供应链企业的“腰”,导致大量亏损。
而如果要做城市扩展或仓配体系的重新建设,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但目前,供应链金融行业暂时还不够城市,企业很难靠自筹筹到足够的资金,再加上辅材行业又是一个低利润的行业,这也就导致企业从根本上很难靠自己实现城市扩张,更别提全国性交付体系了。
同样,做信息化也很难。
可能有人会问,做信息化会不会是一条更容易走的路呢?毕竟,技术型企业听起来是有核心优势的。但目前,连搜辅材创始人田晓东看到自家的系统后,都仍觉得后台管理系统的建设处于非常不完善的阶段,再加上这个赛道上主攻信息化系统的企业又不多,亿欧家居作者不禁要为辅材行业的“信息化”捏一把汗。
况且,真正的信息化系统,是必须要由用户来使用的。而真实的情况是——目前为止,愿意使用各家平台开发的app直接下单的工长非常少。
2?“现在同行都很弱小,严格意义上来讲,我们彼此都不是竞争对手。”
从亿欧家居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很多辅材供应链企业都处于亏损状态,企业规模都不算大,个别团队有200人左右,但多数企业仍然处于“小但不美”的状态。
甄采供应链创始人甄诚告诉亿欧,据测算,这个行业的人均产值最多1个月10万块,如果辅材供应链企业一年能做到1亿GMV,算中等收入水平。但就算是到达这个水准,能不能实现盈亏平衡,也很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