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趣味数学故事:如果潘金莲不开窗会怎么样?——概率推理( 二 )


再往前追溯,《韩非子》中有则寓言,名曰《象箸之忧》 。
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 。以为象箸必不加于土鉶,必将犀玉之杯;象箸玉杯必不羹菽藿,则必旄象豹胎;旄象豹胎必不衣短褐而食于茅屋之下,则锦衣九重,广室高台 。吾畏其卒,故怖其始 。居五年,纣为肉圃,设炮烙,登糟丘,临酒池,纣遂以亡 。故箕子见象箸以知天下之祸 。故曰:“见小曰明 。”
译文为:
当年纣王使用象牙筷子,箕子见了觉得害怕 。因为箕子认为,用了象牙筷子,必然会不用陶杯,改用犀角做的杯子;用了象牙筷子,玉杯,必然不会吃粗粮菜蔬,而是去吃山珍海味;山珍海味必然不能穿着粗布短衣,坐在茅屋中吃,一定要穿着华贵的衣服,坐在宽广的屋子,高高的亭台上吃 。我怕那个结局,所以在看到开始的时候感到恐惧 。过了五年,纣王造了酒池肉林,设了炮烙的酷刑,并因此而亡国 。所以说箕子看见象牙筷子便知道天下将有大祸降临 。所以说:“能从小处看出以后的发展的人是可以称之为聪明的 。”
这三则故事有什么相通之处么?细细品,也是有的 。
有芹菜就一定要买肉吗?
有了蛋就一定能孵出小鸡吗?
用了象牙筷子就一定会用犀角杯子吗?
这都是不一定的,只是说有可能 。
数学中的推理,一般是指必然性推理,即从真前提能够必然地推出真结论的推理 。这包括各种直接推理,三段论,关系推理,假言推理,选言推理,完全归纳推理,科学归纳推理等 。
与之相对的,是或然性推理,从真前提只能或然地(并非必然地)推出真结论的推理 。主要有简单枚举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 。
数学中讨论问题常常是在有限条件下封闭式讨论,所以才能实现必然性推理 。而现实生活中的情况异常复杂,充满变数,一般采用或然性推理 。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许多不确定的信息,即具有概率性质的信息,若据以推理,便是概率推理 。如天阴并不一定意味着要下雨,肚子痛并不一定是得了胃病 。
为何第一、二则故事,常被当成笑话看,而第三则故事则认为是有先见之明、见微知著呢?关键就是概率大小不同 。
从捡芹菜到买肉,建厨房,娶媳妇,丈母娘开条件,每一步都不是必然的,存在太多的变数,假设每一步推理成功的可能性是1/2,那出现设想局面的可能性就是(1/2)^4=0.0625 。连1/10的都不到,何况假设的1/2有点高于实际 。
从捡到鸡蛋到娶小老婆,中间的推理就更漫长了 。要实现设想,不是说绝不可能,但绝对是小概率事件,成功可能性忽略不计,所以故事最后以笑话收场 。
而第三则故事中的主角是纣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他用了象牙筷子,若想用犀角杯子来配对,只是一句话的事情 。没有办不到,只有想不到 。就算纣王自己想不到,身边也有人会帮他想到 。而人天生具有惰性,希望过享乐生活,很难抗拒 。那出现设想局面虽不是必然,但可能性还是比较高的 。若是一个普通人耗尽家财才得到一双象牙筷子,他就算多想要犀角杯子,也是困难的,这一步非常难推导 。
案例1:假如潘金莲不开窗!
假如潘金莲不开窗户,不会遇西门庆;不遇西门不会出轨;不出轨,武松不会逼上梁山;武松不上梁山,方腊不会被擒,可取得大宋江山;不会有靖康耻、金兵入关,不会有大清朝;不会闭关锁国,不会有鸦片战争八国联军 。中国将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其他诸侯都是浮云小潘呀!闲着没事你她妈开什么窗户 。
案例2:有志气的小学生拯救全人类!
时间过得真快,一下就到半期考了,现在已经在开始紧张的复习了,我必须要开始努力了,因为我如果不努力,成绩就上不去,我成绩上不去就会被家长骂,我被家长骂,就会失去信心,失去信心就会读不好书,读不好书就不能毕业,不能毕业就会找不到好工作,找不到好工作就赚不了钱,赚不了钱就会没钱纳税,没钱纳税,国家就难发工资给老师,老师领不到工资就会没心情教学,没心情教学,就会影响我们祖国的未来,影响了祖国的未来,中国就难以腾飞,中华民族就会退化成野蛮的民族 。中华民族成了野蛮的民族,美国就会怀疑我国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我国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美国就会向中国开战,第三次世界大战就会爆发,第三次世 界大战爆发其中一方必定会实力不足,实力不足就会动用核武器,动用核武器就会破坏自然环境,自然环境被破坏,大气层就会破个大洞,大气层破个大洞地球温度就会上升,两极冰山就会融化,冰山融化,地球水位就会上升,地球水位上升,全人类就会被淹死 。因为这关系到全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我要在就剩下的几天里好好复习,考好成绩,不让悲剧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