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汤山@2人照顾2000人,小汤山医院有个“非常1+1”( 二 )
“解决了任何一方的问题 , 都会对双方有益 。 ”奔波在各个病区 , 接触负面情绪最多的潘伟刚和孟繁强 , 收获最多的却是感动:一线护士特别不容易 , 承接宣泄 , 却默默承受 , 没有任何抱怨 , 让我感动;倾囊相助 , 把自己的个人物品悉数借出 , 让我感动;毫不吝啬对医护的感谢 , 数百封手写的感谢信 , 同样让我感动 。
彼此理解 , 是情绪最好的安慰剂 。 “社会为援鄂医疗队披上的荣光 , 也给了我们力量” , 潘伟刚和孟繁强曾为小汤山医疗队做过心理调查 , 结果显示 , 大家的心理压力得分都在阈值以下 , 整体状态非常棒 。
“个别和偶尔的紧张、失眠也是常见的 。 这很正常 。 ”在安定医院精神团队的幕后支持下 , 潘进刚和孟繁强梳理了抗疫医疗队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点——长时间穿上防护服工作不便感、遭遇极端患者、经历应急事件以及长期压力过大 。
本文插图
△小汤山心理治疗室 余易安 摄
为了尽早预防 , 确保医护团队的心理健康 , 小汤山定点医院从多个方面进行了提前干预:病区设置医护休息区 , 特别的建筑设计让阳光和色彩照进病区 , 院感专家一对一指导穿脱 , 增加进仓周转频率、减少防护服穿着时间 , 开设心理治疗室、畅通心理咨询电话 , 积极发挥党建、工会、群团、志愿者组织 , 努力营造医疗队“家”的文化 , 切实解决医疗队后勤保障问题 , 确保一线战士安心抗疫 。
“保卫人民健康就像保卫国土一样 , 战士如果倒下了 , 谁来治病救人?” 潘进刚和孟繁强发现 , 医务人员普遍都很坚强 , 总是撑不住了才会说 。 “可我们不能等到电池没电了才想着充电” , 于是 , 病区里 , 总能见到潘进刚和孟繁强的身影 。 “我们就是要先跟大家混个脸熟 , 这样 , 大家才会想到我们 , 出现问题才会找我们!”
本文插图
我们是彼此的“充电宝”
看似普通的心理治疗室 , 藏着似有非有的特别 。
音箱里 , 播放的是潘进刚和孟繁强精心挑选的舒缓音乐;房间的一角 , 成45度角摆放着座椅和茶几;阳光、绿植、透亮的窗、素色的帘、简单的画 , 还有门上贴心的“请勿打扰” 。
本文插图
△小汤山心理治疗室 余易安 摄
“很多都是我们自己准备的”、“7*24小时随时待命也是我们愿意的” , 潘进刚和孟繁强觉得 , 在“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学誓言面前、在“不计回报、不计生死”的请战誓言面前 , 这些 , 实在算不上什么 。
“我们就是彼此的‘充电宝’ , 互相充电;团队就是我们的‘服务器’ , 确保我们二个‘终端’的稳定 。 ”在驻地和病区间切换时 , 潘进刚和孟繁强会用固定时间播放固定音乐的“仪式感”给生活和工作划出一条心理的“边界线” 。
接纳自己的情绪 , 允许自己哭泣 , 拒绝完美 , 鼓励倾诉 , 不要一个人承担所有 。 小汤山医院精神组心理治疗师最想对战友们说的是:吃好、睡好、照顾好自己 , 才有战斗的勇气 。
本文插图
△小汤山心理治疗室 余易安 摄
“走过了最初的不熟悉 , 大家适应的速度超出我们的想象” , 潘进刚和孟繁强希望 , 永远没有战友敲开自己心理治疗室的这扇门 。
大家一起 , 像援鄂医疗队一样 , 平安凯旋!
本文插图
- 快乐养生:我们来照顾母亲,你们放心战“疫”——秦皇岛市一院医护人员情暖前线英雄
- 北京小汤山康复医院:北京小汤山医院的“超人”
- [查尔斯]查尔斯王子解除隔离后首发声,面色红润中气十足,呼吁给医护特殊照顾
- 【系统】东华医为对北京小汤山医院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整体改造及升级
- 中国青年报■探访重启后的北京小汤山医院
- 『小汤山』小汤山医院重启以来首位患者出院
- 「小汤山」17年后重建 北京小汤山医院于今日迎首位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
- 小汤山:小汤山医院首位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
- 「北京中医医院1956」【北京战“疫”】党员的承诺 ——记小汤山医疗队护理姐妹花陈超、李小娜
- 精神病■咬断输液管,手心藏针头!护士们经历被打、担忧和委屈 ,82岁的“危险”患者,得到133名医护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