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无为胜有为(做得少反而得到多)的经典例子吗?

记得,康熙王朝里面有一集,不愿意找了,是康熙智擒鳌拜的部分。孝庄老奶奶跟小康熙讲,为什么那些人那么虔诚的拜佛?因为佛祖从来不说话,因此,无论佛祖是否帮信徒完成心愿,,信徒总对佛祖的意思有各种各样的解读。因此,康熙也应该少说话,让大臣去猜,让大臣捉摸不透,这样才可以更好的驾驭群臣。(我天蝎座,问我无为而治,我第一个就想到这个电视剧桥段,我太腹黑了^O^)我觉得,孝庄讲的道理挺经典的。具体就不引申了。
■网友的回复
回答不一定完全切题,仅仅就“做得少反而得到的多”这一点说。《庄子·内篇·人间世》有“栎木”之说: 匠石之齐,至于曲辕,见栎社树。其大蔽数千牛,絜之百围,其高临山,十仞而后有枝,其可以舟者旁十数。观者如市,匠伯不顾,遂行不辍。弟子厌观之,走及匠石,曰:‘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先生不肯视,行不辍,何邪?”曰:“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椁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樠,以为柱则蠹,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匠石归,栎社见梦曰:“女将恶乎比予哉?若将比予于文木邪?夫楂梨橘柚,果蓏之属,实熟则剥,剥则辱。大枝折,小枝泄。此以其能苦其生者也。故不终其天年而中道夭,自掊击于世俗者也。物莫不若是。且予求无所可用久矣!几死,乃今得之,为予大用。使予也而有用,且得有此大也邪?且也若与予也皆物也,奈何哉其相物也?而几死之散人,又恶知散木!”你看,什么都不做,不努力长得直,不努力长得密实,成为有用之材,最后反而能郁郁葱葱,蔽数千牛,保全性命,免于斧钺,虽然是无用说,但我也觉得这不正是做的少而得到的多么。另外再扯开说另外一件事,心理学上有一个“认知失调理论”很有意思,和题主的题目有一丢丢关系实验是这样的:给两组人一个很无聊的任务,其中一组拿到的报酬是20美元;另一组得到的报酬是1美元。完成后他问这两组人是否喜欢这个任务,结果是拿1美元的那组喜欢这个任务的比率远高于拿20美元的那组所以有时候做得少比做得多好,因为根据这个实验的结论——“当人们陷入一种很荒谬的情况时,他们就会想出一个理由来使这种情况变得合理”来说,你不用做什么,他们自己心理上会找理由,你做了,麻烦事就多了。
■网友的回复
市场经济:政府无为计划经济:政府有为无为胜有为~还有考古界有一个基本方针——“不主动发掘帝王陵寝”:不发掘就是最好的保护
■网友的回复
恋爱中的被动的一方。
■网友的回复
什么叫做得少呢?问主先要有个定义啊。如果说不做本身也是做事(比如养精蓄锐),从这个角度,那这问题就没啥用了。如果做得多方向不对(比如南辕北辙),从这个角度,这问题变成了“成王败寇”的案例统计。
■网友的回复
不在错误的地方做得多当然就能得到更多。比如不频繁吃零食和高热量食品,你就有更大几率保持苗条身材……虽然知道这个回答并不切合题主提出问题的本意,但是第一反应就想到这个了。
■网友的回复
第一反应想到的居然是床上运动中的wom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