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释这句话:你(中产工薪阶层)都买不起房时,其他人怎么办?

因为现在我们看到的房子,全名叫商品房,最初貌似是为有钱的少部分人提供的,后来其他的住房形式式微,导致大家都认为商品房和房子是一类东西了。从国家最近推行的政策来看,未来这种情形不一定会继续。 再说一点,因为信息爆炸和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当然高等教育的扩张也推波助澜了),新一代的年轻人的生活期望抬的有点太高了。说一下我家当年的情况,也做一个参考: 我老妈91年毕业本科,我老爸94年(又和老妈聊了聊,确认了时间)毕业研究生,两人毕业后一起工作于江苏省副班长城市(貌似现在要当班长了?)。这种情形应该远超于大家理解的一般中产了吧(从学历上说),举个例子,当年这个工作单位从合法程序上是不能招聘我爸这个员工的,因为研究生只有地师级单位才能接收,而那个企业当时是连级还是营级单位。。。就这样我父母在他们32岁的时候才拥有人生中的第一套房子,还是赶上了房改房的最后一班车。话说搬新家的时候我打死都不相信原来我们住的房子是租的。。。可能是和房东关系太好加上厂里照顾吧(主要是你个小毛孩懂个屁) 前几年我妈疯狂向我吐槽我老爸那边几个和我一辈的亲戚(都大我几岁)“心比天高,命比纸薄”,进城工作没两年,好嘞,要结婚了,知道安家了,那就是要买房子呗。问问我们的意见(指望我们出钱呢,要不会鸟我们),好家伙,什么一百多平,新房,优质小区。把自己拉出来比划比划,一个月的钱还房贷都勉强,再问问装修咋办?养孩子咋办?一问三不知。其实很多人可能不比我这个亲戚好多少,自身实力不足,全靠幻想出来的各种助力(政策,未来,亲友啥的)来完善自己不切实际的空想。 究其根源,很可能是来自父母传承经验的缺失。不少或者网络用户都算是农村或者乡县里出来的城一代,没有父母的经历来知晓在一个城市扎根有多困难,有多需要一步步的小心积累和细心培育,才能过上现在看起来比上不足,比下似乎也不多强的“中产生活”。
■来自的网友回复
@Haytham059 的答案说的非常准确,经验的缺乏是导致现在年轻人眼高手低的重要原因之一。除了父母的经验以外,自身在一个城市打拼的经验和准备也很关键。我本科开始就在北京读书,到现在快八年了。硕士毕业的时候我就发现,班里能(靠自己)拿到北京户口,最终扎根在北京的,大部分是本科就在北京的同学。究其原因,外地考来的同学对留京难度严重低估。一个有心以后要留在北京工作,且大学四年就在北京读书的学生,在大二之后都会主动被动的接触到在北京工作落户买房等信息,周边也会有很多成功留在北京的学长学姐,人际关系集中在北京。加上我们这一届学生,自入校以来亲眼见证了北京买房限购,买车摇号,户口收紧,房价暴涨,不可避免的自带一种危机感和焦虑感,毕业找工作时基本都是“甭管啥工作先解决了户口再说”,工作稳定了之后都是“甭管老破小远先买了房上车再说”。这种紧迫感,没在北京浸淫三四年,真的很难具象地体会到。哪怕努努力也达不到留京条件的,也会迅速认识到自己留不了北京,及时调整战略在别的一线城市或家乡省会城市找工作,往往都能拿到心仪的offer。而很多外地考来的同学,许多都抱着这样的想法:我都考上对外经贸这么好的大学了,又是研究生,找一个能拿到户口的工作还不简单吗?想留在北京还不简单吗?最后往往缺乏充足的准备,既在北京颗粒无收,又错过了其他城市很多好公司好单位的招聘,年近三十,没有户口,买房无望。当然也有家里安排或者自身实力超强的人,一帆风顺的拿到户口和体面的收入,但他们往往还会保持着一贯其他城市的“慢节奏”。比如我男票,在北京入职之后,我说你要时不时催一下人事户口的事情,不要拖来拖去夜长梦多。他非常惊讶,觉得公司和你签了合同要了材料保证可以解决户口怎么会解决不了呢?我说你拿到户口后要赶快学车拿本摇号,我这都摇了好几年还没摇上呢。他也觉得我太着急,认为我们短时间内不需要车。我说买房要快点决策,哪怕借遍亲戚朋友加上贷款,买个老破小,但是地段要好学区要说得过去。他觉得房子嘛就是住的,能买得起哪儿买哪儿就好了,再说了说不定过段时间还要降价呢。他不知道的是我这些年真是见多了允诺户口但是在最后一刻反悔的公司,见多了一个家庭多年摇不到号等有了孩子以后诸多不便,见多了年年喊跌年年涨的房价,见多了为了孩子上学想送钱都没有门路的家长焦头烂额。你觉得你是中产,你是精英,可我们老祖宗说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老祖宗还说了,未雨绸缪。想在一线城市扎根,真的需要提前很久的谋划和准备,有的甚至从父母辈就开始谋划了。人家的父母为了让人家留在北京准备了二十年,你准备了几年呢?至于北京离了这些中产还能不能转,真的不必你操心了。有的是家里又有钱能力又强的家庭削尖了脑袋要送孩子来北京,有的是北京在过去二十年间积累的真.中产家庭的孩子毕业走向社会。认清现实,从现在开始为自己,父母和下一代的未来认真、长远的谋划,才是最重要的。
■来自的网友回复
就前两天,我贴了个6平方的房子。
然后我说了一句:6平方小是小了点,但是30年前的上海,这点面积可以住3个人。
就有人开始问我了,你说的是真的吗?你吹牛吧?这什么破玩意儿……
我告诉他一个令人遗憾的消息:这是真实的历史。
所以,中产买不起房的时候,其他人怎么办?凉拌。
又不是没买房就不能活了。
人均居住面积2个平方都没挤死人,
如今改革开放了,商品房了,动不动三五十平的,
有厕所有厨房还都是独立的,反倒要开始问:
苍天啊,我应该怎么办啊?明明人均居住面积在变大,
明明生活条件在变好,
明明物质基础越来越扎实,
还要来问怎么办,苍天也不知道啊。
苍天只好说,这届年轻人不行……
■来自的网友回复
别问了,我帮他们回答了—房子买不起可以买西藏那边的小村庄住啊,怎么买不起?—没办法,房子永远涨,现在的你是为了之前的努力工作奋斗,不像他们那样买房屯着坐等升值的傻逼样买单。—买不起就滚回老家啊,非要待着干什么,我某个同学亲戚的朋友的二姥爷的外孙现在在家工作年薪百万,钱都是从天上发下来的,何必跑出去赚那两个钱,我这十八线小县城要什么有什么,房价还低。—别bb,赶紧把你父母骨髓本都吸出来买房,你看看我们之前住的是五平米,现在你能住100平米,是不是很开心啊。—房价突然一年之内暴涨翻倍,工资还停着没动。什么,你说这不合理,我觉得中国房价很正常,只不过中国的城市在这一年完成了超英赶美,秒杀纽约伦敦,房价这么高很合理。emmmm,需要接盘时你就是刚需中产,感情中国就这两年所有年轻人都要结婚买房了,中产阶级完成了两年内大跨越,提前进入小康社会,emmmmm
■来自的网友回复
买房在生活好的地方从来就是非常困难的,不信看看美帝欧洲发达地区,还是日本,还是香港。只有贫穷的地方才能每个人都买得起房。
■来自的网友回复
未来中国中产会像英国一样变贫化。高教育,高学历,中低收入人群。
中产永远是被垄断得利阶层和小老板阶层精密算计的阶层,所从事的任何行业都需要一个公平的游戏规则。
但是抱歉,中国社会现在是一个被糖衣包裹的陷阱世界,各种骗局,赌局无处不在,而针对 的主要对象就是中产和老年人。所以中产无论经过如何的努力,也是很难突破财富和阶层的天花板。因为从生产效率上来讲,他们的路制约了他们的发展高度。而无处不在的骗局又会让他们不断损失。
所以中产变贫化是未来20年的大趋势。
■来自的网友回复
买不起的房子还敢说自己是中产?
■来自的网友回复
一线城市新晋中产高收入低资产,攒下一百万首付可能需要五到十年。一百万首付能买总价三百万内的房产,贷款二百万,还款四百万,平均每年还十几万的房贷。摆在新晋中产面前的选择是,做有房的底层,还是无房的中产。还有很多人选择离开一线城市,去新一线做有房中产。我想那些大喊买不起房子的中产,并非是不买房活不下去,而是在缓解对选择的恐惧。只有告诉自己现在买不起房才能让自己避免去想是否要高杠杆买房。
■来自的网友回复
全国人民都想挤进一二线大城市,大城市和小城市的教育,医疗和生活环境有本质的区别,这个思路没有错。但是,首先你先要在大城市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才会有买房的需求。大城市里的好工作不是谁都能找到的,而且好工作的数量也相对有限。大城市机会比较多,找份养活自己的工作应该没问题,可是要找份能养活自己,还能每月还得出房贷的工作也没想的那么容易。其次你的父母在二三四五六线小城市里混得相对比较成功,可以替你拿出首付的钱。对于有些父母可以直接全款帮孩子在大城市买房的个例,我更倾向于建议他们直接移民。最后,大部分人的工作,人脉和家人都在小城市,大城市当然什么都好,现实却是相当一部分人这辈子都不会去大城市生活。一二线城市永远涨的理论,长远看不合理,总会有个头,但是毫无疑问,大城市的房价永远比小城市贵是永远的真理。身边的实例,朋友的父母是小城市的局级领导,给孩子在大城市找了份事业单位的工作,然后又拿出了首付的钱,这才算在大城市落下了根。身边想去大城市的人多了去了,最后也就是真的想想罢了。
■来自的网友回复
中产的产 是资产的产
不是产出的产。
【如何解释这句话:你(中产工薪阶层)都买不起房时,其他人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