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外省的都来了,贵州有家住院需预约的民营“村医院”( 三 )


让老百姓“进来就有安全感” , 是刘世虎对医院未来发展的期许 。
(小标题)医生远自黑龙江
2013年 , 医院即将开业 。 刘世虎眼前的头等大事 , 就是在网上发布招聘信息、找熟人推荐、自己开车上门去招揽医生 。
一个华西医学院毕业、正值壮年的北京医生 , 住了一晚就走了 。 “他说你们这儿太苦 , 工资再高也不干 。 ”刘世虎记得很清楚 , “虽然人没留下来 , 但对我们办医院的理念很认同 , 并就怎么办好医院 , 一条一条提了很多好建议 。 ”
“来了扭头就走的 , 不少 。 ”直到2017年 , 一直很难请到医生 。 医院不要说远离城市 , 就连到最近的小集镇 , 都有不短的车程 。
毕竟 , 这里交通不便 , 住宿困难 。 有的医生住在医院的3楼 , 有的自己找农民租房 , 连理发都要跑到小镇上去 。
后来 , 在地方政府支持下 , 村小学腾出4套空余的教师住房 , 作为公租房 , 提供给医院作医生住房 。
如今 , 这家医院拥有11个执业医师 。 其中8位都是外省人 , 最远的来自黑龙江小兴安岭 。
曾在多地行医的陈庆华认为 , 一些公立医院有财政拨款 , 干好干坏待遇差别不大 , 导致医生积极性不高;而民营医院就不一样 , 机制比较灵活 。
“去年医生薪资最高的 , 一个月拿过2万元 , 最低的1个月也有8000元 。 ”刘世虎说 , “每次调整由‘院管会’确定 , 就高不就低 , 他们能来到我们这里不容易 。 ”
一位医生在接受采访人员采访时证实 , 虽然自己收入不是特别高 , 但对弹性较大的工资分配 , 并没有意见 。
医院收入的增长 , 为稳定医生、提高待遇打下了基础 。 他们实施工资一月一调整 , 由“院管会”每月评定 。 工资待遇不看职称 , 而是看工作能力、看患者评价、看工作量 。
黑龙江伊春的妇科大夫孙晓艳 , 2017年退休后在家坐不住 , 去年九月 , 来到乌蒙山褶皱里的这家医院 。
“来这儿是朋友推荐的 。 过来以后 , 瞅了瞅各个科室的管理 , 又参加了一次医院的会议 , 我就决定在这干了 。 ”孙晓艳说 。
“在这里都能看得起病 , 老百姓承受得了 。 ”孙大夫掰着手指头算 , “住院才交三百块押金 , 出院时新农合能报80% , 一般住院六七天、花千把块钱 , 病也看好了 。 ”
她坦承 , 退休后也去过其他民营医院 。 有一些医院“宰病人” , 自己受不了 , 只能走人 。
刘世虎告诉采访人员 , 济世康医院不给科室、医生下达“创收任务” 。
“有的医院不是以治病为主 , 谁能挣钱谁就是‘高’水平医生 。 丧良心的事太多了 , 你不这么整 , 院长就不乐意 , 不光坑病人也坑医生!”讲起有些医院的黑幕 , 孙晓艳气愤不已 。
“人应该都是有良心的 , 否则工作都没法干 。 ”坦言在这里出诊心情舒畅的孙晓艳说 , “我们医院不给医生压力 , 只要好好看病就行了 。 ”
“贵州山区老百姓非常朴实 , 为他们服务也挺有成就感!他们信咱医院、奔咱来了 , 咱也得全心全意为他们服务不是?!”来贵州半年 , 孙大夫把丈夫也接了过来 , “现在还真舍不得走了 。 ”
(小标题)驾过马车接病人
出生在果化村的刘世虎 , 1995年初中毕业后 , 考上了威宁卫校 。
这个父母不识字 , 从小穿着补丁衣服长大的农村孩子 , 想当医生的理想来自一次痛苦的经历:“奶奶生病 , 父亲去请医生非常困难 。 我亲眼看着奶奶咯几口血死了 。 当时我就想 , 自己要是个医生就好了 。 ”
1999年 , 刘世虎毕业后 , 回村开了一家小诊所 。 2006年 , 因为诊所办得比较好 , 被县卫生部门“收编”为村卫生室 。
“当时连我在内只有4个医护人员 , 每天看病得排队 , 我们连吃饭的时间都不够 。 ”刘世虎回忆说 , 当时交通不像现在这样方便 , 一些外乡来看病的人进不来村 , 父亲经常驾着马车来回接送病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