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外省的都来了,贵州有家住院需预约的民营“村医院”


贵州■外省的都来了,贵州有家住院需预约的民营“村医院”
本文插图
3月19日 , 田野中的济世康医院 。沈光勇摄
贵州■外省的都来了,贵州有家住院需预约的民营“村医院”
本文插图
3月20日 , 济世康医院内患者众多 。袁永江摄
新华社北京3月23日电(采访人员段羡菊、刘智强、崔晓强)3月23日,《新华每日电讯》刊载题为《贵州有家住院需预约的民营乡村医院》的报道 。
接触这家乡村医院 , 纯属不久前一次“偶遇” 。
贵州毕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观风海镇果化社区 , 地处海拔2000多米的乌蒙山农村 。 越过白色连片的蔬菜大棚 , 采访人员看到两栋高耸突兀的大楼 , 没想到竟是一所民办乡村医院 。
如此偏僻的地方 , 财政没投入一分钱 , 居然办起如此规模的医院?每年冬春之际 , 农民住院还要预约?医生来自全国各地 , 最远的来自黑龙江?11年后 , 村民才还治病钱……
听闻这些只言片语 , 勾起采访人员一连串疑问好奇 。 本来是到此了解疫情下春耕复工情况 , 结果临时决定 , 新增一项采访任务 。
(小标题)这家医院乡味儿浓
2月20日 , 星期四下午 。 紫外线刺人的高原阳光 , 与云彩遮盖后的阴冷 , 交相出现 。
在“济世康医院”门口 , 有一个临时用砖垒出的门岗 。 两个身穿防护服的护士 , 正在对进入者测量体温 。
院内一栋新建的六层大楼 , 施工已接近尾声 。
采访人员从医院的一些细节处 , 仍能嗅出“乡土味” 。 一楼注射室的中央 , 有一个宽大的圆形火炉——这是当地山区农民过冬常用火炉 , 一些戴着口罩的病人 , 正不声不响地打点滴 。
住院病房的形状 , 也不像城里医院那样方整 , 医护办公室则呈L型 。 院长刘世虎不好意思地说 , 这里原本设计是客厅 , 当初只是扩建卫生室 , 没想到后来改扩建为医院了 。
“我们随时待命 。 ”今年42岁的刘世虎 , 拿出10多个医护人员的请战书来 。 “如果疫情泛滥 , 国家需要 , 我随时可以把医院捐献出来 。 ”他说 。
20日当天 , 这家乡村医院已接诊170个病人 , 住院病人21个 , 总计住院87人 。 医院批准病床80个床位 , 按照医疗监督管理部门规定 , 可以上浮10%的床位 。
“也就是说最多88个床位 , 现在只差1张床 , 医院就满了 。 ”身材清瘦的刘世虎说 。
这些病人除了本县的 , 还来自相邻云南的昭通、镇雄 , 以及本省赫章、水城等地 。
采访人员看到 , 在乡间水泥路上 , 有很多外地牌照的摩托、拖拉机、小车 , 目的地都是医院 。
“经常病人看不完 , 坐下去就站不起来 。 ”一楼儿科诊室的老医生陈庆华说 , 前几天到中午1点 , 还没时间吃饭 , 好在厨房贴心为他做了个蛋炒饭 。
“一个村里的医院 , 居然住院也要预约?刚开始我听说 , 也震惊了 。 这应该是大医院才有的事儿 。 ”观风海镇干部马勋杰告诉采访人员 , 自己“总感觉达不到这一步 。 ”
马勋杰四年前下派到果化社区任职 。 他还记得小时候 , 被家人带到果化村卫生室看病的情景:“一间小平房 , 条件简陋 , 前来看病的人较多 , 刘医生无论对谁 , 都很有耐心 。 ”
今春疫情发生后 , 果化社区设置了卡点 。 马勋杰在卡点发现 , 到村里来的外人 , 都是来医院看病的 。
刘世虎说 , 医院病床有限 , 每年冬春之际 , 就会出现住院预约的现象 。 与2017年相比 , 2019年平均日门诊人次增长42% , 住院人次增长近1倍 。
人口150多万的威宁县 , 面积逾6000平方公里 。 人口、面积均位居贵州全省第一 , 又是全省剩余贫困人口最多的贫困县 。
据威宁县卫健局介绍 , 全县民营医院与公立医疗机构相比 , 无论数量、人员都基本相当——分别为42家医院、2300多名医护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