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拟借壳登陆A股,坚持“省钱”模式的返利网找到新出口?( 二 )


而在疫情之前 , 创业邦采访到了近几年鲜少在媒体露面的葛永昌 , 对返利网业务模式所面临的困境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 现将采访内容整理如下:
创业邦:在您看来 , 目前返利网已经进入下半场了吗?下半场返利网“网购达人的消费决策入口”的目标应如何实现?返利网要如何同小红书等已有内容平台竞争?
葛永昌:随着流量成本越来越高 , 互联网已经从上半场的增量时代进入下半场的存量时代 。 所以 , 返利网讲下半场 , 其实在说我们在互联网存量时代如何发力;在互联网上半场 , 返利网沉淀了大量的交易和消费数据 , 目前我们已经累计了超过2.4亿注册用户 , 覆盖了国内主流的电商平台;在互联网下半场 , 基于之前积累 , 我们在同一平台为用户提供种草(心智占领)、长草(认知引导)到拔草(消费决策)的消费全链路服务 。
从趋势上看 , 移动互联网时代 , 用户对于内容的需求是上升的 , 做内容是一个势在必行的事情 , 很多企业也会在趋势中抓住机会崛起 。 而用户对于内容的形态、丰富度、质量的要求都越来越高 , 各家也都基于各自的基因、优势展开内容建设和探索 。 包括直播、种草等内容形态 , 各家都是持续、长期地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在上面 , 才可能最终见效 。
各家内容平台基因不同 , 因此人群和侧重点也不同 。 有些内容平台更多地侧重于美妆、美食等品质生活的场景、内容输出 。 相较而言 , 返利网是基于真实的交易和消费数据来构建内容生态 , 更侧重于网购、生活消费场景的渠道共享、方法共创、理念共通 。 比如如何获取更好的优惠渠道、特定商品的优惠促销信息 , 这也是我们“会买”内容建设的核心 , 包括:该怎么买、去哪里买、什么时候买等等 。 因此 , 我们推出了原创扶持计划 , 并根据数据为用户匹配最需要的内容 。
从形态上来说 , 返利网是从导购/成交走向内容 , 小红书等平台是从内容走向成交 , 大家的路径和打法都不同 。
创业邦:目前 , 返利网已开放了高价值的网购达人资源 , 并将投入资金扶持“会买侠”原创内容生态 , 返利网的用户是怎样的?这样的措施在内部经历了怎样的策划过程?
葛永昌:返利网的核心用户 , 消费能力强 , 消费意愿高 , 是身边人的网购意见领袖 , 我们敬称TA们为“会买侠” 。
早期 , 我们更多地从导购、交易切入提供服务 。 随着移动互联网发展 , 他们对内容和交互提出了更多需求 , 他们在不同平台获得内容满足 , 包括直播、短视频等不同的内容形态 , 这也激发了我们的思考——能否在同一平台整合更多能力 , 为消费者提供更广泛的消费决策服务?同时 , 我们早期一直是在为平台方、品牌方提供效果类服务 , 服务过程中合作伙伴也向我们提出了更多的需求 , 包括品牌、内容等方面的合作 , 合作伙伴需求的丰富、变化引导了我们的改变 。 所以 , 公司管理层牵头各个部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
2018年底 , 我们开始构建自己的内容生态 , 尝试向部分用户和合作伙伴开放更多能力 , 从结果来看 , 无论是互动还是转化都很不错 。 因此 , 2019年 , 从内容到数据 , 我们全面开放能力 , 加大投入 。 用户侧 , 我们开放了更多的交易场景与内容场景 , 激发用户的活跃度 。 合作伙伴侧 , 我们更多地做营销赋能 , 陪伴合作伙伴一起生长 。 整体上来讲 , 我们希望提升双向的体验 , 最大化发挥平台的价值 , 让万物皆可返利 。
目前 , 我们的“会买侠”计划 , 其中既有我们的资深用户 , 也有一些MCN合作机构 。 我们希望未来 , 绝大部分用户都是因为返利网的内容来的 , 我们能够为合作伙伴提供整合的营销服务 , 来自品牌投放和效果转化的收入 , 能够达到1:1 。
创业邦:您是如何理解品效合一的?它目前存在的困难是什么?
葛永昌:我的理解 , 大家越来越推崇“品效合一”的实质 , 是希望品牌建设和效果投放能够目标一致、步调统一 。 传统的品效往往在不同的场景发生 , 在内容场景往往侧重于品牌建设 , 在转化场景往往侧重于效果转化 。 目前的困难是 , 随着互联网进入了下半场 , 大家的耐心越来越有限 , 品和效的场景在不断接近 , 甚至在同一个场景里完成“品效合一” , 这对平台提出了十分高的要求;举例返利网 , 目前很多企业都从“从品转效” , 但效是很困难的 , 而返利网是“由效转品” 。 去年开始 , 返利网全面开放了在内容、数据等方面的优势能力 , 协同合作伙伴发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