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导语:在中国 , 由于缺血性中风的高发 , 导致每年至少有150万居民苦于由各种病因所引起的中风 , 即使有患者可以幸存下来 , 也会因为后遗症而留有残疾 。 近年来缺血性中风的复发趋势也逐年上涨 , 其致死率、致残率均高于初次发病的患者 , 且生活质量不容乐观 。 初次发生中风者有25~33%的人未来在3~5年内复发 , 甚至于多次复发 , 导致病情不断加重 , 直至死亡 。
一、脑血管病的患病率及死亡率日渐升高 , 令人担忧 , 患者还需提高警惕
目前在中国 , 脑血管病日渐升高的患病率及死亡率令人担忧 。 根据2018年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中的内容 , 可知现被脑卒中疾病缠身的患者有将近1300万人 , 与上次调查相比 , 患病率的上升速度 , 令人堪忧 。
与肿瘤和其他众所周知致死率很高的疾病相比 , 脑血管病的致死率明显较高 。 自2004年到现在近十几年 , 脑血管病的住院总的费用也随着患病率的提高快速增加 , 甚至年均增速超过了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速 。
二、中医学是如何认识缺血性中风的?了解其病因病机 , 熟悉医家的论述
1、病因病机
当人体因排汗等原因腠理开时 , 寒邪可随风而入 , 若闭 , 邪气便郁热于内 , 均令人阴阳失衡 , 进而发病 。 风邪性易上人巅顶部位 , 而脑又是全身的清阳之气汇聚之所 , 也解释了风邪容易上行走窜 , 而引发中风 。
如人在生活当中不懂节制 , 劳欲过度 , 便会耗气、伤阴 , 致阴阳失调、正气不足等病症表现 , 正虚则外邪已感 , 风邪引动体内阳气逆于上 , 气血逆上并阻滞清窍 , 中风即发 。 若筋脉因阳气虚而不得温养 , 四肢痿弱不用便会发生 。
情志不调 , 使肝风内动 。 患有中风病的患者常因情志不调 , 气机郁结而烦躁易怒 , 不仅对自己的身体造成伤害 , 也影响其在社会生活中与别人的互动 , 故在平常生活中应放宽心态 , 注意到自己的情绪 , 并加以管理 。
饮食不节 , 不懂得克制自己的食欲 ,
因此应注意进食的食品种类、总量和时间 , 放缓进食速度 , 从而控制自己的食欲 。 “偏枯……肥贵人则高粱之疾也”便是描述因饮食习惯不良而引发的中风 。 高年之体 , 阴气自半 , 机体日久老化 , 难免气血亏虚 , 也有因大病久病之后使元气有所耗伤 , 无法调和脏腑阴阳也会发生中风 。
2、医家论述
张仲景将中风的病症分为四类:感觉肢体麻木属中于络、肢体抬举无力属中于经、不能识人归属于中于腑、言语不利 , 口角流涎属中于脏 。 这种精简的分类为后世预防及治疗中风病的思路上有重要意义 。 “正虚邪中”也是仲景的想法 , 因正气内虚、邪气趁机侵袭人体是中风病发的病因 。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明确描述到 , 在人们日常生活中 , 应注意风邪的趁虚而入 。 孙思邈《千金要方》中阐述道 , 卒中多是因为中于风邪 , 而他治疗中风时 , 总结出四大病机 , 并在书中记载了多个如排风汤、小八风散、大八风汤等针对中风病来治疗的方剂 。 刘完素认为 , 中风病患者由于心火亢盛 , 导致肾水上济耗津过多 。
肾水亏虚以及气血运行阻滞等病机 , 相对于先者对于外因风邪导致的中风病这一观点 , 其观点更具有创新
朱丹溪则提出中风病的发生是由于血虚不荣于脑及痰邪阻滞气血运行致病的观点 , 认为治病针对血虚应补血 , 血液充足 , 自能化痰行瘀 。 朱丹溪认为痰证是中风发病的重要病机 , 与后世研究的中医体质中 , 痰湿体质居多的观点不谋而合 。
- 胆结石|医生忠告:胆固醇一旦过高,不想脑中风,3种食物最好别吃
- 眼中风|肝脏“保护伞”被找到,并非菊花,敞开喝,肝脏一天天变强
- 缺血性中风|缺血性中风属脑卒中的一种,患者会留有后遗症,严重降低生活质量
- 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死亡率较高,其发病与血脂异常关系密切,患者需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