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从“颠覆”到“融合”,在线教育这7年


芥末堆:从“颠覆”到“融合”,在线教育这7年
本文插图
图片来源:pixabay * 来源:黑板洞察(heibandongcha)
2013年作为在线教育元年 , 对于整个教育行业来说意义重大 , 打开了教育行业通向资本的大门 , 随后在线教育迎来了第一波资本热潮 , 即使面对2015年资本寒冬 , 教育行业凭借健康的现金流及抗风险的逆周期能力 , 在短暂的经济下行过程中 , 依然能很快吸引资本的注意 , “寒冬”中教育行业的投融资的热情依然没有熄灭 。 投资人和创业者在变化的环境中也在不断的进化 , 投资逻辑和公司的盈利造血能力被放到了更重要的位置 。 如今资本正推动教育行业向AI、大数据等方向高歌猛进 , “钱荒”貌似对教育行业的投资热度并未造成很大的影响 。 那么这将近7年的时间里 , 在线教育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01、从野蛮生长到逐渐规范 , 在线教育呼啸而来 根据资料显示 , 2014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突破了千亿元 , 截止至2017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增长至突破2000亿元 , 达到了2089.1亿元 。 而达成这一目标仅用了三年的时间 。 曾有投资人表示:“经济环境越不好 , 大家会越愿意投教育、医疗、娱乐这样反周期、抗周期领域的项目 。 而且 , 教育行业的现金流相对比较好 , 从一级市场投资角度看 , 风险相对较低一点 , 大家都愿意去投 。 ”
芥末堆:从“颠覆”到“融合”,在线教育这7年
本文插图
教育行业在经历了16年的投融资高峰之后 , 截止2019年 , 行业融资事件数明显呈一个下降趋势 。 甚至2019年仅仅发生了332期融资事件 , 对比去年同期降幅已经迫近50%大关 , 达到了47% 。 融资事件的减少已经连续发生三年 , 与前一年相比 , 18年下降21% , 17年下降10% 。 投资的浪潮逐渐退却 , 资本市场回归理性 , 行业赛道也迎来寒冬 。 僵局之下如何冲破冻土成为了教育行业最大的课题 。
资本加速了行业的发展 , 我们同时也看到了在线教育发展过程中的负面效应 。 教育既是结果导向 , 又是过程导向 。 大量的融资使得在线教育企业过于注重产品用户数量和用户活跃度的指标 , 运营的重心转向了市场规模的扩张 , 在这个过程中忽视了“长线思维”的商业审视 , 包括在教学品质、产业的供应链条等方向积累 。 在线教育用户并未得以充分培育情况下 , 资本涌入让大量机构跟随 , 加剧了市场从蓝海转入红海 。
反观2013年在线教育元年 , 资本市场涌入 , 2014~2015年教育行业投融资事件数增长率近乎疯狂 , 与现如今的行业状况形成鲜明对比 , 不禁令人唏嘘 。 其背后一方面是资本市场的疲软与理性 , 另一方面也是赛道头部企业市场竞争压力陡增的结果 。 整个在线教育行业的发展经过资本推动、模式创新、模式验证后 , 其行业的成熟度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 用一个以在线教育为概念的ppt就能融到资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 在线教育马太效应开始明显 , 既无盈利模式又无资本背景的机构举步维艰 , 逐渐被市场淘汰 , 资源更多的向头部企业倾斜 。
随着互联网对教育行业的不断渗透 , 它们相互学习、融合、提升 , 我们的学习及教学场景也逐渐的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束缚 , 知识的获取方式变得更加灵活多样 。 在线教育和线下教育也经历了不断碰撞和摩擦 , 彼此最终都达成了共识:在线教育不会颠覆线下教育 , 线下教育也不会消亡 , 两者是相辅相成 , 最终相互融合 。 在融合的过程中 , 教育行业中的底层技术、商业模式、获客手段 , 甚至是教师的授课方式都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 而这其中 , 对于教师的影响尤为明显 。
02、在线教育正在改变着教师这个职业的未来 有人认为 , 与传统教育相比 , 在线教育使得学生和老师之间缺乏互动 , 无法建立感情 , 难以监管 , 传统老师授课的形式也不止于简单地口头讲述 , 还会有一些实验、小组活动、小型比赛等 , 这都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与动脑动手的能力 。 同时我们还能直观的感受到 , 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同样缺乏互动 。 面对这样的问题 , 在线教育的教师的开始对业务能力素质以及行业标准进行新的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