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二』新商业进入淘宝直播时代:万物皆可播,全民李佳琦


『虫二』新商业进入淘宝直播时代:万物皆可播,全民李佳琦
本文插图
“云上课”、“云办公”、“云卖房”、“云卖车”、“云发布会”、“云演唱会”……疫情之下 , 数字化对实体经济的反哺前所未见 , 事实证明 , 具备数字化积淀的线下产业 , 都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免疫力和复苏力 。
在这个过程中 , 迅速“破圈”的淘宝直播功不可没 。
淘宝直播无疑是2020年最大的新商业增长机会 。 按《淘宝经济暖报》的说法 , 复工第一周就有500个楼盘、1500家4S店、4000家工厂开通了淘宝直播:没了售楼处 , 样板间就是直播间;去不了景点 , 小哥哥小姐姐带你“云参观”;逛不成书店 , 网红作家照样帮你打卡;吃不上心仪的堂食 , 后厨直播也能“云解馋”;找不到工作 , 可以线上直接面试 。
曾经最顽固的线下堡垒也竞相开播 。 阿里拍卖和淘宝直播的“云卖房” , 6天就吸引了200万次围观 , 23个汽车品牌每天100场直播卖车 , 小米、阿迪达斯直播打新 , 甚至家装行业都来找机会 , 据说淘宝“云发布”的排期已经延到了3月底 。
“云开工”的背后是“云复苏” 。
公开数据显示 , 2月份新开直播的商家环比增长719% , 获得的订单总量 , 周均以20%的速度增长 , 成交金额相比去年同期实现翻倍 。
企业在受到冲击的市场中找到了新需求 , 以成本最低的方式保住了基础的生产、供应和团队架构 , 有了疫后“自救”乃至“翻盘”的资本;员工才能得到了释放的机会 , 很多人在带货的过程中发现了另一个自我;宅家的用户通过各种云服务与外界保持联系 , 在消费中释放压力;平台的角色更像是一个枢纽 , 负责把“云端”的能量输送给实体经济 。
这就是商业逻辑线上线下一体化的重构 。
万物皆可播 , 包括入口 , 流量 , 新用户 , 新内容 , 新载体等等 , 直播作为实时互动的主要方式 , 成为打破隔离次元壁的利器 。
初次跨界直播的企业需要全能入口的支持 。
虽然很多平台都在做直播 , 但对商家来说归根结底还是要解决生意问题 。 上淘宝做直播 , 似乎成了商家当下最划算的运营策略 , 不仅拥有内容化、人格化的特性 , 也对商业和交易保持天然友好 。
比如宝马、奥迪进了直播间 , 豪车客单价不低 , 大部分人很难冲动消费 , 所以如何把云功能做的漂亮实用才是竞争力 。 淘宝一直强调内容生态联动 , 就是为了把进店率、关注率、互动率等指标做起来 。
再比如置业顾问进了直播间 , 他们的KPI是蓄客 , 样板间变身直播间突破了一对多的瓶颈 , 直播小蜜的AI回复解决了重复劳动 , 真实客源就可以沉淀下来进入一对一服务 , 有的置业顾问一场直播下来能有20多个潜客 , 以前的神盘都做不到这个水平 。
还有的讲究深度触达 , 比如网红书店 , 线下模式是复合业态 , 拼的是进店率 , 转化的门槛就比较高 , 比如钟书阁 , 每场直播稳定在1万人左右 , 互动上千条的规模;
还有的追求规模化带货 , 比如银泰百货在淘宝开播 , 3天内就安排了上千名导购员集体上线 , 考验的是平台的技术实力 。
能长出头部电商主播且能留住他们的平台 , 独此一家 。
电商直播对主播的要求也不同于秀场直播 , 后者唱唱歌 , 跳跳舞就有观众 , 甚至直播3小时睡觉都有几百万次观看 。
未来3年 , 淘宝直播带货要达到5000亿元的规模 , 相当于2018年淘宝总成交额的20% , 主播的头部之争自然无比激烈 。 淘宝能形成精英主播的集聚效应 , 正是因为商家和消费者对到淘宝买卖购物的心智十分明确 , 淘宝平台有完善的认知、分析、管理货品的能力 , 具有能持续创造良好消费体验的生态基础 。
明星主播的崛起与这种基础紧密相关 。 一方面 , 淘宝近几年来对内容化大力扶持 , 给了有才华和特色的素人快速成长舞台 。 从早年的“淘女郎”、网红店主到主播 , 淘宝始终是新物种规模化成长的孵化器 。 另一方面 , 开放的生态特性 , 也使其衍生出深耕上下游各环节的专业机构 , 完善供应链条 , 推动新物种成为新职业 。 丰富的商家和货品资源则能高效桥接合作机会 , 帮助主播形成稳健的商业化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