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菊隐——给话剧注入中国的魂|走近巨匠 | qt:ghost
文章插图
焦菊隐1975年2月28日逝世,2021年是其逝世46周年。
《百年巨匠·话剧篇》开机仪式2015年6月9日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举行。央视CCTV-1《晚间新闻》、CCTV-13《新闻直播间》、CCTV-13《朝闻天下》、北京卫视、新华网、中新网、人民网、中国日报中文网、中国文化报、中国艺术报等报道了开机仪式。
文章插图
焦菊隐出生于天津,他从青年时代起就从事进步的戏剧活动,1930年创办了 “中华戏曲专科学校”并任校长,致力于中国戏曲研究及教学改革。1935年至1938年留学法国,曾获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到祖国,从事戏剧教学和导演工作。新中国成立以后,曾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1952年起,任剧院副院长、总导演和艺术委员会主任。
焦菊隐生于一个官宦世家。高祖焦有霖当过都御史,道光年间做过督抚。曾祖焦佑瀛,与父亲同为进士出身,咸丰朝做过御史、军机大臣,咸丰临终托孤的八个顾命大臣之一,因与肃顺同谋,反对慈禧执政,被充军新疆,后缓期执行,以布衣身份隐居天津。他的祖父焦骏声是焦佑瀛的长子,只做过县尹一类的小官,曾祖被革职后,祖父的小官也丢了。全家生活仅靠曾祖在天津教家馆维持。
他的父亲焦子柯,本是四房的儿子,因大房无子,过继给焦骏声。焦子柯只是个秀才,既没有门路去谋官,又没有本钱和本事经商,也以教家馆为生。1900年闹义和团,八国联军进入天津,焦家大院被烧,全家避难借住在天津北门乡井儿王宅。1905年,焦菊隐就出生在这个大杂院里。
文章插图
这时的焦家已经沦落到社会底层,焦菊隐的童年和少年,都是在贫困中度过的,有时甚至要靠到救济粥厂领粥度日。
然而,焦家虽然家道中落,毕竟还有书香门第的遗风,孩子到了读书的年纪,还是要送到学校读书。不过,他的求学之路始终布满荆棘。小学毕业后,父亲主张送他去学徒,他则希望继续读中学。父子俩争执不休,直到大哥答应负担他的学费,父亲才勉强答应了。
1919年,他考进了天津省立第一中学。在这里,他受到“五四”新文化的激励,读了很多介绍“新思潮”的书刊和文章,并参与了学生自治会的工作,组织游行,办学生刊物,组织读书会,演戏、辩论、演讲等等。演戏是他最喜欢的,读小学时,他就加入了学校的新剧社演文明戏。他本名焦承志,焦菊隐就是那时改的艺名,居然沿用了一生。写白话诗也在这个时期,不仅天津的报刊时有发表,也在北京的《晨报》等报刊上发表,因此认识了孙伏园、邵飘萍、石评梅等进步青年。
创办戏校 育戏剧翘楚
1930年,国民党元老李石曾想办一所戏曲学校。筹划时他首先想到了焦菊隐,他认为焦菊隐是创办戏校的最佳人选。很快,焦菊隐成为中华戏曲专科学校的第一任校长。担任校长期间,焦菊隐采取了不同一般的办学方式。一方面吸取科班教学的经验,聘请名艺人传习业务,另一方面对戏校的体制、教学方法和学习内容进行革新。该戏校不同于其它旧科班,首创男女生合校,而且不立卖身的关书契约。同时中华戏校重视文化教育,所开科目齐全,除学习京剧专业外,还上文化课,以提高学生素质,达到培养有艺术创造力的“适合时代之戏剧人才”。
文章插图
1952年燕大校友募捐委员会合影 后排右三为焦菊隐
由于焦菊隐先进的教学理念,戏校的学生也不同于其他的科班。当年与戏校并存的“富连成”科班学生都穿长袍、戴帽头,显得老气横秋。而戏校男学生冬天一律是黑色中山装,披斗篷,夏天穿白色中山服,铜扣子,戴大檐帽,不准留头发。女生一律是白色上衣,黑裙子,留短发,完全是民国女学生的打扮。校内宿舍也很讲卫生,不像科班学生都睡在一个大炕上,极易传染疾病。戏校是每人一床,被褥一律套上白单子,干净整齐。对这所新型戏校,社会各界都很称道,常有人前来参观,其中有不少外国人。
- 大庆特色党课再现 话剧“演”红色故事 “邮”票红遍方寸之间
- 她凭渴望一夜成名,为话剧放弃成名机会,如今成妈妈专业户
- 通知丨关于话剧《项链》演员变更的公告
- 话剧《人民至上》3月10日揭幕第六届原创话剧邀请展
- 唐代杰出诗人杜牧,拥有才华难施展,注入诗赋成佳作
- 仇敌学校上演话剧,学霸地位显赫,而学渣却只能沦为“小衰子”!
- 重启:吴邪丁主管的对话剧情堪称经典,丁主管陷入吴邪的牢笼之下
- 周涛|52岁周涛离开央视罕见演话剧,大把年纪穿半身裙扎马尾,女生看心酸
- 小武爱生活TB 国外的肉汁奶酪薯条,煎肉时直接放块奶酪上去,最后一步注入灵魂
- 「健身」豆芽菜身材已过时,2步给身体注入力量,变成拥有欧美范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