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观察丨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出版机构怎么做?( 二 )


而在传统文化读物产品的开发中,外教社推出的“新国标英语分级阅读”,将中国文化特别是诸多中国传统文化中脍炙人口、代代传承的经典故事等大量内容收入其中,如花木兰、西游记、昆剧《临川四梦》……让阅读者在大量输入的过程中接触中华传统文化中具有典型意义的内容。
三个关键词进行创新,用户体验升级
校园亦不例外。优秀传统文化想要进校园,除了优质的内容,形式的创新亦不可少。那么,各出版社有哪些招数,让好的内容和形式相结合,帮助用户体验升级呢?出版社给出了三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是音频化。罗小莉表示,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华经典诵读》,相较于过去简单的整理原文、注音及译注内容来编写古诗文图书,有很大的变化。全书不仅在书内嵌入音频资源,让读者可以通过手机扫码听录音跟读,还总结了一套以吟诵的方式学习古诗文的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古诗文学习难的问题,立意和实用性双管齐下,让《中华经典诵读》有不同于其他同类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再如外研社的“中国智慧”系列原创儿童绘本,外研社在这套图书的基础上开发了《中国智慧有声故事书》,这系列音频内容不仅包含了中国智慧系列图书中的所有内容,还进行了拓展和延伸,同时,出版社请央视著名的播音主持人项鵾先生录制并后期制作了整个项目的故事音频。
第二个关键词是融合性。首先,是课内课外的融合。由外研社出版的与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相匹配的绘本阅读课程,在遵循《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前提下,通过教学实践的检验和反馈,将绘本主题和教材教学主题一一匹配,让课程特点和教学要点达成了完美融合。
其次,是媒体的融合。如外研社面向学生,开视频讲播课,实现学生校内外学习的有效衔接,巩固学生学习效果。而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朗读者”,亦是近年来尝试的融合案例。读者扫描二维码进入网络系统,即可看到古今中外文学名著的AR影像:场景、音乐,一应俱全,可看可听,就像是个小电影,实现了媒体融合。
最后,是产品形态的融合。智慧熊在2020年下半年时,上线名为《我们的中国》的文创日历,这个日历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和故事,将文创和人文艺术、民俗很好地融合在一起。该产品一经推出,就在抖音上爆红。
第三个关键词是互动性。“不仅仅是图书,智慧熊文化还有一些线上的互动性学习。”杨卓宁介绍道。同时,智慧熊文化也不断进行线上阅读课程的尝试和研发,并于2020年1月上线了智慧熊知课平台,通过线上课程、有声读物、课程直播、小打卡等内容及功能,服务于全国中小学生和教师团队的专业知识类平台,真正实现课堂内外、书本内外的系统化学习、交流和成长。
定价、渠道、营销,走进校园有妙招
一本书从规划、策划,再到出版和销售,中间每环都紧密相扣。定位、渠道和营销,是让优秀传统文化读物进入大众读者、青少年读者视野里的关键环节。只有这些做好了,才能更深、更广地“走进校园”。
在定价上,北京智慧熊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杨卓宁介绍,智慧熊文化对于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定位和定价。“走进校园”的这一批产品,定价上偏低,倾向于市场下沉。因为公司希望不论一二线城市、还是三四线城市的孩子,都能从优质的读物中学习到传统文化知识。
臧永清表示,目前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名著,有两个特点,一是和其他出版社出版的名著相比,价格偏低。二是出版社始终将印数放在版权页上,他认为,这两个都是好传统,是对读者负责,让读者在选择时进行准确的判断。
在渠道上,各出版社面向的渠道各不相同,策略也不尽相同。因为产品是专门面向校园,外研社少儿分社则在探索封闭渠道发行的模式,以避免线上愈演愈烈的折扣战带来的负面影响。而外研国际商务中心销售渠道更为广泛,跨越线上、线下,包含图书零售、地方代理商、幼儿园、教育机构、微信公号等等,以促进系列图书的推广销售。智慧熊文化除传统的线下渠道外,更将渠道遍布京东、当当、天猫,以及微店、抖音小店等线上平台,通过短视频、直播进行产品的口碑推广与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