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连良你所不知道的那些事:爱捐钱,常义演( 三 )


《全民报》3月22日发表《马连良义务戏志感》一文,对马连良不畏恐怖威胁毅然出演义务戏的行为大加褒扬。文章写道:“故同是义务戏,为飞机而唱,为炸弹而唱,不能一概而论,然世有不畏惧炸弹而为飞机而唱剧者,不其难乎?此惟扶风社马连良所唱之《马义救主》,庶几可以当之……而其意志之坚强,为善之勇猛,又从而可知焉。”
马连良你所不知道的那些事:爱捐钱,常义演
文章插图
(1933年3月,马连良为抗战将士义演的广告。)
1935年8月1日,曾祖马西园逝世。在他弥留之际,正值湖北水灾严重之时,临终嘱咐我的祖父马连良,不必守孝百日,过了40日后,即须演唱水灾义务戏,并须同时演唱西北小学第二部筹款义务戏,一拯灾民,一济学子。
著名剧评家何卓然在1935年9月23日上海《戏世界报》上发表题为“马连良救灾兴学”的文章,记述了捐助的详细情况:“名须生马连良,其艺术已驰誉全国,无庸赘述,而其当仁不让,见义勇为,尤足钦佩……连良四十日孝服届满,遵遗嘱在北平连演义务戏二日,九月十六日在吉祥戏院演《清风亭》,除必要开支,筹款四百三十八元五角八分,悉数函送湖北旅平同乡会汇往灾区。十七日在华乐戏院演唱全部《甘露寺》筹款一千二百余元,完全捐助西北小学第二部。一则赈济灾民,一则补助教育。两日来竟不惮疲劳,连演重头杰作,洵属乐善不倦者也。”
马连良你所不知道的那些事:爱捐钱,常义演
文章插图
马连良你所不知道的那些事:爱捐钱,常义演
文章插图
(众多义演广告之一。)
让京剧界“老有所养,小有所学”
1951年,为了京剧事业的传承发展,由著名京剧教育家沈玉斌先生发起成立了北京艺培戏曲学校。运营一所私立的艺术学校谈何容易,沈先生变卖了自己的私宅,典当了家中的首饰等贵重物品,资金缺口仍然巨大。于是,京剧界不少名角为了襄助此事,为“艺培”演出义务戏,支持沈玉斌先生这一“为祖师爷传道”的义举。据首批招生的学生燕守平先生回忆,他们被录取后,校方要求学生在家中待命,开学的时间是个未知数,因为沈先生手里还没有足够的开办经费。
为了能够将教师的工资凑齐,沈先生不得不敦请名家出手相帮,在被一名大家拒绝后,沈先生心里很不是滋味。为了排解他心头的忧虑,有人向他建议:“听说马连良马老板从香港回来了,目前和张君秋一起正在天津演出,不久就要回到北京,您可以找他试试。”沈玉斌心想,马连良回来的事众所周知,他在香港的债务是政府帮忙垫付的,他这一路从广州唱到天津,也不一定能够还清政府那几万港币的账。在这个时候,我怎么好意思向他开口呢?
又过了些日子,沈先生实在没有办法,不得不向马连良表明了自己的难处。祖父不久即给沈先生打了电话,请他派人赴津取款。沈玉斌亲自到了天津,方才得知马连良和所有的同人一道,将一场《四进士》的全部收入贡献给了“艺培”。
祖父回到北京之后,再次邀请他的好友郝寿臣及富连成的师兄弟为主演,延请李万春先生的首都实验京剧团为班底,在中山公园音乐堂连续演出马派名剧《群英会·借东风》和《四进士》,为“艺培”筹款。此举令沈玉斌先生大为感动,他对燕守平等学生们说:“没有这口袋钱,你小子就在家待着吧!”从此以后,谁说马连良不好,沈玉斌和谁没完。
马连良你所不知道的那些事:爱捐钱,常义演
文章插图
(1952年,为艺培义演的广告。)
梨园行过去有句话,称这一行是“不养小,不养老”,也就是形容戏曲演员这一行在年少时和晚年没有生计保障。祖父马连良对这句话很感慨,因为他见过太多业内的世态炎凉,他希望新中国不会再出现这种现象,只有改变这种状况,京剧才能够健康发展传承有序。他也希望自己能够为这种改变而尽职尽责尽心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