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连良你所不知道的那些事:爱捐钱,常义演


马连良你所不知道的那些事:爱捐钱,常义演
文章插图
(马连良在《赤壁之战》饰诸葛亮)
后天,2月28日,是祖父马连良诞辰120周年纪念日。
十三四年前,我为编撰大型画册《京剧大师马连良》收集资料。常听家里长辈谈及我的曾祖父马西园和祖父马连良热心公益事业的故事,我当时特别希望能将有关素材编入画册之中,可惜当时家中只有一张曾祖父与曾祖母的合影,是捐资修缮清真寺后,寺方为旌表他们的贡献,为其立碑的照片。许多人都知道,位于崇文门花市的穆德小学是祖父马连良捐资兴建的,今天依然存在。要是能有这方面的资料就好了。
一天我突然接到李广年叔叔打来的电话。他告诉我,前不久,他陪同香港友人参观北京花市清真寺,教长马宝刚阿訇告诉他,寺里目前保存了一批民国时期老照片,记录了清真寺有关的事件,但照片上的许多人物多不认识。“您家(李家)久居花市,又是这儿的乡老(穆斯林),麻烦您给看看。”李广年叔叔看到照片之后又惊又喜,边看边说:“您真是找对人了,这上边有我爷爷和我父亲。中间这位老者您认识吗?这是马连良先生的父亲马西园……”
小老板唱戏
老老板捐钱
接到这个电话以后,我与马阿訇取得了联系,终于见到了这批珍贵的文物级别老照片。
照片保存得很完好,清晰度非常高,尺寸均有杂志封面大小,每张照片背面均有硬托纸,起到了装帧和保护的作用。其中部分照片上都有眉批注释,如:北平清真二小董事会成员合影、北平清真二小开学暨新校长就职典礼、回教难民临时收容所结束大会等等。在这些照片中,我的曾祖马西园均居中而坐。我心想,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曾祖马西园曾经在清末绿营中供职,巡营缉盗奋勇当先,辖区安宁备受称赞,他也十分热爱这份为公众效力的职业。无奈彼时营务腐败,有功者无晋升之机,阿谀奉承溜须拍马者大行其道。曾祖性情憨直,不齿与之同列,于是决定远离行伍,但他热衷服务社会群体的思想始终没有改变。
曾祖和他的把兄弟李文英(李广年祖父),以及中医常相臣等五人都是花市清真寺的乡老,他们有一个共同的价值观,即尊重知识、尊重文化。为了提高回族同胞的文化水准,他们在1909年创立清真第五学堂,后更名北平清真二小,回族教育家马邻翼和回族领袖马福祥等人十分关注,并与曾祖就如何开展教育事业进行过探讨。
马福祥将军在京创立了西北清真小学,后与“二小”合并,分为两个部:一部在牛街,就是他创办的本校;在花市的“二小”是二部(此后一段时间,“二小”多次更名,为避免混乱,笔者统称之为“二小”)。我的大伯马崇仁、二伯马崇义等小时候均在“二小”上学。大伯晚年时还清晰地记得,他们有一次集中到牛街去开会,就是听马福祥训话。
“第五学堂”成立时学生不多,校舍就是花市清真寺内的一处房子。时间到了1929年,我的祖父马连良已经红极一时,收入也相对较高。曾祖马西园不断告诫儿子:我们家是贫寒出身,不能忘本。环境好了,应该尽力帮助有需要的同胞。祖父马连良谨遵庭训,不敢怠慢。李文英先生开设润宝成古玩行,虽非大富大贵人家,但支持教育绝不含糊。其他热心公益志同道合的友人也慷慨解囊,决定扩建“二小”,成立了北平清真第二小学董事会,公推马西园为董事长。
学校自此日益壮大,许多贫苦家庭的孩子得以入学,不仅成为了花市地区回族孩子的乐园,许多汉民的孩子也慕名在这里读书,还附设了女子分校。学校的校训是“勤慎诚敬”,即勤于学习、慎于行为、诚以待人、敬师助幼。学校的抱柱上写着“我要帮助弱小的同学”和“我不和无心伤害我的人计较”等等。
我的祖父马连良从此也与这所学校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演出的部分收入长期用于“二小”的开支。这时他正处在艺术的上升期,坊间传说“豆腐巷里出好戏”正是这一时期。他成立了著名的扶风社,业内外人士称他为“马老板”。而花市地区的回族人则称他为“小老板”,称曾祖为“老老板”。人们常说的“小老板唱戏,老老板捐钱”,就是形容他们父子二人所做的公益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