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了两个皇帝的雍亲王府,为什么变成了佛教寺庙
北京的大街小巷,遍布着各种各样的寺庙。在这些寺庙里,位于北二环东北角内侧的雍和宫有着一段非同寻常的历史。
这座寺庙,是由雍亲王府改建而成。
文章插图
雍亲王府是康熙皇帝赐给他第四个皇子胤禛的王府。胤禛生于1678年12月13日,母亲是德妃乌雅氏。1694年,康熙皇帝派人在今天雍和宫的位置建造了一座府邸,赐予给胤禛。胤禛还只是一名贝勒,府邸的规格不高。
1909年,胤禛被康熙皇帝封为和硕雍亲王,这座府邸升格成为雍亲王府。清廷将府邸按照亲王府的规格进行了改扩建,将正门、正殿和寝殿的屋瓦都换成绿色琉璃瓦。
文章插图
1722年,康熙皇帝病逝于畅春园,享年69岁。雍亲王继承了皇位,是为雍正皇帝。这是雍亲王府走出的第一个皇帝。
从1694年到1722年,雍亲王在雍亲王府里总共度过了30年时光。他在这里迎娶福晋和侧福晋,生育了8个儿子和4个女儿。雍正皇帝从雍亲王府走进了紫禁城后,没有忘记这里。他将雍亲王府的一半作为行宫,以便随时回来重温旧梦,回忆当年的美好时光;另一半则改成了黄教上院——黄教指的是一种藏传佛教宗派,因该派僧人头戴黄色僧帽,因而得名。
雍正皇帝为何将自己的雍亲王府改为黄教上院?这是因为,他从小就痴迷藏传佛教,阅读佛教经卷,编著佛教禅宗语录,还给自己取了一个法号“圆明居士”。雍正皇帝结交了许多藏传佛教大师,在大师们的指点下专心禅坐,突破了佛教中的“三关”。
文章插图
1725年,由于雍亲王府的行宫意外失火,遭到焚毁,雍正皇帝将黄教上院又改为行宫,改名为雍和宫。
1735年10月8日,雍正皇帝病逝,享年58岁。雍正皇帝的继承人,是他的第四个儿子宝亲王弘历,是为乾隆皇帝。
乾隆皇帝生于1711年9月25日,出生的地点正是雍亲王府。于是,乾隆皇帝便成为雍亲王府走出的第二个皇帝。
雍正皇帝病逝后,曾经停灵于雍和宫的永佑殿内。给雍正皇帝办完丧事,乾隆皇帝立即将雍和宫的昭泰门、雍和门、正殿、永佑殿、法轮殿等主要殿堂的绿琉璃筒瓦,改换黄色的琉璃瓦。只有皇帝才能使用黄色。
文章插图
1736年,乾隆皇帝将父亲雍正皇帝的画像供奉在永佑殿,改名为神御殿,添建了楠木神龛、供案等设施,加上前面更改黄色琉璃瓦,一共耗费了约4989两银子。
1744年,乾隆皇帝正式将雍和宫改为藏传佛教的寺庙。
雍和宫最初是中国传统宫殿,为了符合藏传佛教寺庙的样子,乾隆皇帝派人对它进行了改建。为此,专门设立了一个叫“雍和宫工程处”的临时机构,负责修建工程、办买物料。整个修建工程花费了约10万两银子。
文章插图
雍和宫改造工程竣工后,乾隆皇帝派遣藏传佛教的三世章嘉呼图克图住进雍和宫,代表清廷管理全国藏传佛教事务,是清朝中后期全国规格最高的一座佛教寺庙。呼图克图是乾隆皇帝的好友,他们曾经一起读书,感情非常深厚。
乾隆皇帝为什么将走出了两个皇帝的雍和宫,变成一座藏传佛教寺庙?
一方面,固然有怀念先祖、表达孝心的意思,另一方面,是出于弘扬藏传佛教的需要。乾隆皇帝曾经对呼图克图说:“佛教的弘扬传播和长久住世,全仗讲论佛法的经院,如果修建能闻修显密教言等一切学科的经院,对佛教的弘传会大有好处。”
【走出了两个皇帝的雍亲王府,为什么变成了佛教寺庙】其实,还有现实需要。乾隆皇帝继位后,面临着复杂的西藏、蒙古问题。乾隆皇帝将雍和宫改为藏传佛教寺庙,有笼络西藏、蒙古上层人士,缓和矛盾的需要。
- 武松打虎广为人知,人类真能徒手打死老虎吗?专家给出了答案
- 文人咋哭穷?看这3兄弟的打油诗,无一穷字却写出了穷的至高境界
- 中国宋朝的“阴柔”文化,上至皇帝下至黎民,全都软糯好脾气
- 给《燕云台》点赞!契丹皇帝的三大人生礼仪,第一次在电视上展现
- “五牛图”有什么可牛的呀?但是别忘了去预约自提
- 一个女子,若连续遇到两个极品“渣男”,这样的人生注定悲剧
- 他一生在五个朝代为官侍奉过十三位皇帝,最后还活到80岁善终
- 两个古代名人一好一坏,居然还有这层关系,真是意想不到
- 中国历史上的最牛学霸, 1300年只出了一个, 状元都比不过他
- 皇帝给族长出难题,赐2个梨让家族900人分吃,族长靠一招轻松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