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风眠诞辰120周年:“不叫了,在风里睡觉了”

林风眠,曾名“凤鸣”。赴法留学后,他改名为“风眠”,意为“凭风而眠”。
晚年时有人问起此事,林风眠打趣道:“不叫了,在风里睡觉了。”
今年是林风眠先生诞辰120周年。他是我国现代美术教育的重要奠基人,是一位开风气之先的艺术巨匠,一生都为中西艺术的融合探索奋斗。
《摸索》是他的宣言书
林风眠诞辰120周年:“不叫了,在风里睡觉了”】1900年11月22日,林风眠出生于广东梅县。他从小喜欢绘画,孩提时代就临摹《芥子园画谱》。中学时,他的作品受到美术老师梁伯聪的赞赏。那个时期,他受传统绘画尤其是岭南派高氏兄弟的画风影响较大,这也是当时的风气使然。
1919年底,林风眠启程赴法留学,他先后入第戎美术学院和巴黎高等美术学院深造,接受美术教育,在游学德国3年后又回巴黎学习深造。
1922年,20岁出头的林风眠崭露头角,作品《秋》入选巴黎秋季沙龙,令他备受鼓舞。当时的巴黎是世界艺术的中心,恰逢艺术“大爆炸”时代,在学院之外,各种艺术运动、思潮和流派风起云涌。林风眠置身其中,如鱼得水,从美术馆、博物馆、画廊、咖啡馆以及形形色色的艺术场所中广泛汲取营养,积极拥抱塞尚、马蒂斯、莫迪利亚尼、毕加索等人的新潮艺术,开启了第一次创作高潮。
1924年初,林风眠与留法同学刘既漂、林文铮、吴大羽、王代之等人发起组织“霍普斯会”艺术团体。在林风眠积极参与筹备的斯特拉斯堡“中国古代与现代美术展览会”盛大展览上,他的参展作品多达42件,其中油画14件、彩墨画28件,是众多画家中作品最多的一位。在展览上,巨幅油画《摸索》尤为引人瞩目。该画长四五米,高两米多,创作于柏林游学期间,画面上人物众多。在古希腊的荷马、意大利的但丁、中国的孔子,以及雨果、托尔斯泰等历史上的名人、思想家齐聚一堂,画面宏伟,线条粗犷,色彩阴郁深沉,可谓青年林风眠内心澎湃的宏大叙事。
据说,这件作品是他仅用一天时间创作完成的。也正是在这次展览会上,蔡元培对林风眠刮目相看,大为赏识,日后多有提携。
多年后,林风眠的学生苏天赐评价:“《摸索》是林风眠的宣言书和墓志铭。他以《摸索》宣告他的人生取向,追蹑他们的脚步,走过他漫长而崎岖的一生。”
林风眠诞辰120周年:“不叫了,在风里睡觉了”
文章插图
林风眠 《猫头鹰》
将西方语言与中国元素糅合交织
1926年初,林风眠学成回国,先后就任北京艺专和杭州艺专校长。他踌躇满志,以艺术报国的救世热心,本着人道主义精神创作了《人道》《人类的痛苦》《悲哀》等作品,用画笔表达人类命运的呐喊。这些作品画面笔触粗犷,色调强烈而凝重,气氛沉重而激越。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林风眠一路颠沛流离,经历迁校奔波和并校辞职,从风光一时的艺专校长变成形单影只的“孤家寡人”。孤居重庆时期,中年林风眠不再愤世嫉俗,转而远离现实喧嚣,安于寂寞,以达摩面壁的勇气,大胆尝试中国画的革新探索和实验。他将水墨实验看作一场修行,潜心修炼,勤奋创作,锐意于笔触、线条等水墨基本元素的训练,常常将一个造型、一个构图进行千百次的锤炼。
林风眠的学生李可染回忆:“有一天老师用很流利的线条画马,画得很快,从早到晚画了90张。”
林风眠自信地说:“我要尝试把西方的东西放到东方里,再把东方的放一点到西方。有人也想放,正在放,却放不进去。”他将西方塞尚、马蒂斯等艺术家的现代绘画语言巧妙地与中国古代民间绘画元素糅合交织,浑然一体,并实现了从水墨画向彩墨画转变的顺利过渡。
有学者评价:战争年代的艰苦探索,林风眠苦心孤诣,孕育了包括花鸟、风景、静物、仕女和戏曲人物各类题材的“林风眠格体”。
林风眠诞辰120周年:“不叫了,在风里睡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