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遗民顾炎武是如何成为“清学之祖”的?
顾炎武向来被视为清代考证学前驱人物,章太炎在《诸子略说》中指出“亭林研治经史最深,又讲音韵、地理之学,清人推为汉学之祖”,梁启超尝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指出“论清学开山之祖,舍亭林没有第二个人”,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指出“清代儒者以朴学自命,以示别于文人,实炎武启之”,胡适在《几个反理学的思想家》一文中亦指出“读九经自考文始,考文自知音始”,“在这些根本工具的发达史上,顾炎武是一个开山的大师”。章、梁、胡诸人咸从考证学的角度尊仰顾炎武,并分别冠之以“汉学之祖”“清学开山之祖”“开山的大师”名号,这些添付于顾炎武身上的名号共同指向一点,即顾炎武是清代学术的开启性人物,乃清学之祖。实际上,顾炎武本身是个遗民,对清朝而言,是个相当敏感的人物,可是正是这样一个敏感人物,竟然逐渐被塑造成了清学之祖、清学第一人,其原因何在?
文章插图
顾炎武
顾炎武的“毋仕二姓”顾炎武终其一生,皆持守“毋仕二姓”之念,坚持“尊王攘夷”,故他对入关的清人抱持一种排斥、反感的态度,我们从其诗作、书信中可以窥探出此种隐秘的情愫。顺治二年(1645),清兵南下常熟,顾炎武的母亲以绝食相抗,遗命其“读书隐居,毋仕二姓”。顾氏的诗作中多有托寓“尊王攘夷”之论,流露出对清政权的不满,并试图抗争的情绪。顺治元年(1644),顾炎武在《感事》诗中云:
缟素称先帝,春秋大复雠。告天传玉岫,哭庙见诸侯。诏令屯雷动,恩波解泽流。须知六军出,一扫定神州。
顺治二年(1645)《闻诏》云:
闻道今天子,中兴自福州。二京皆望幸,四海愿同仇。灭虏须名将,尊王仗列侯。殊方传尺一,不觉泪频流。
顾氏在《感事诗》称言《春秋》大复仇之义,企图“一扫定神州”,在《闻诏》诗中称言“灭虏”“尊王”,贯穿着其《春秋》经义中的“尊王攘夷”思想,显然是为了反满抗清。
在历法上,顾炎武依旧奉明为正朔,犹然以夷狄视清。顺治六年(1649),《元日》云:
一身不自拔,竟尔堕胡尘。旦起肃衣冠,如见天颜亲。天颜不可见,臣意无由伸。伏念五年来,王塗正崩沦。东夷扰天纪,反以晦为元。我今一正之,乃见天王春。正朔虽未同,变夷有一人。岁尽积阴闭,玄云结重垠。是日始开朗,日出如车轮。天造不假夷,夷行乱三辰。人时不授夷,夷德违兆民。留此三始朝,归我中华君。愿言御六师,一扫开青旻。南郊答天意,九庙恭明禋。大雅歌文王,旧邦命已新。小臣亦何思,思我皇祖仁。卜年尚未逾,眷言待曾孙。
顾氏在诗中委婉批评清人改正朔之举,指责“东夷扰天纪,反以晦为元”,并试图正之,不采满人历法,以《春秋》“天王春”为比,从而表达“天造不假夷,夷行乱三辰”,“人时不授夷,夷德违兆民”之强烈攘夷观念。顺治十八年(1661),《元日》云“雰雪晦夷辰,丽日开华始。穷阴毕除节,复旦临初纪”,小注云“夷历元日,先大统一日”,顾炎武以“夷辰”“夷历”视清,以明朝《大统历》为正朔。
顾炎武亦在改风易俗上,对清廷的做法加以反抗。顺治六年(1649),清廷正式下剃发令,“留发不留头”,直到顺治七年(1650),顾炎武才剃发,在《流转》诗中表达其严重的抵抗:
流转吴会间,何地为吾土?登高望九州,极目皆榛莽。寒潮荡落日,杂遝鱼虾舞。饥乌晚未栖,弦月阴犹吐。晨上北固楼,慨然涕如雨!稍稍去鬓毛,改容作商贾。却念五年来,守此良辛苦。畏途穷水陆,仇雠在门户。故乡不可宿,飘然去其宇。往往历关梁,又不避城府。丈夫志四方,一节亦奚取!毋为小人资,委肉投饿虎。浩然思中原,誓言向江浒。功名会有进,杖策追光武。
他虽然“稍稍去鬓毛,改容作商贾”,但收复中原的决心并未改变,欲建立功名,效法光武。顾炎武一生似乎皆着明朝衣冠。王筠的《顾炎武年谱校》一书之首页,附有一张顾炎武的衣冠像,首着乌纱冠,身着袍服,皆为明朝服饰,后有题曰“亭林先生中年以前小像”,王筠亦加了一番注解“盖先生不忘故君,终身如此冠服也”。
- “贵其所无,贱其所有”,明朝不平等贸易对其茶马互市衰亡的影响
- 明朝男子家里来一马匹,因此走上人生巅峰,马的来历还是惊人
- 明朝末年,真的发生过资本主义萌芽吗?
- 我国最大的碑材,号称“天下第一碑”,却是古时明朝的烂尾工程
- 明朝第一忠臣于谦含冤遇害,锦衣卫抄家落泪,太后知晓水米不进
- 专家打开明朝王爷墓,陪葬丰厚还有早期牙刷,墓中遗骸却不翼而飞!
- 毛主席只记得两句诗,找到全诗后,盛赞作者是明朝最伟大的诗人
- 网红的锥子脸审美从何而来?明朝之前圆脸美,审美改变要怪唐伯虎
- 秦桧家族墓挖出半截趾骨,石板炸裂坐实明朝奇案,专家:第一次见
- 她是明朝花魁,偏爱风流才子,出一对联难倒众人,连唐伯虎都认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