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色视朝》:重识清朝的政务制度丨书评
文章插图
《辨色视朝》
作者:李文杰
版本: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0年11月
撰文丨宋晨希
一直以来,史学界对制度史的关注,多集中在以唐宋为中心的中古时代。这几年有关唐宋制度的研究在不断深入,如平田茂树提出“政治空间与交流”,注重皇帝举行政务的“场”;邓小南提出“活的制度史”,关注作为过程与关系的制度史。大家都意识到,在制度框架之下,皇帝/官僚互相达成妥协,推进政策的实施,站在各自的立场,为了各自的利益博弈,灵活运用、变通甚至改变制度。
然而对于明清制度的发展演变,却一直鲜有人关注。在传统史学界,明清制度就是“皇权专制”达到顶峰的代名词。就连一生以制度史为志业的史学大家严耕望,都以“明清制度在于君主专制,其他组织运用原则不脱汉唐的轨迹”而一笔带过。
李文杰所著《辨色视朝:晚清的朝会、文书与政治决策》一书,正弥补了这一空缺,运用新的制度史研究视野,去重新看待清朝政策的制定与执行的具体过程。
从御门听政到奏摺制度
李文杰曾师从于以发掘、解读清宫档案而著称的“苦行僧”茅海建。李文杰坦言,这本书主题的选定,是曾经选修茅海建的中国近代政治制度史的课程时,意识到用“腐败无能”来概括清朝君臣似乎太过简单。在清朝,君主常是凌晨便起,批阅奏摺,一年到头少有停歇;军机大臣不顾年迈,每日做足准备,入内接受政策咨询,卒于任者不乏其人;递呈奏摺的部院大臣,同样如此。
而书名“辨色视朝”一词来源于《礼记·玉藻》:“朝,辨色而入。君日出而视之,退适路寝听政,使人视大夫。”这一词语多次被大臣引用,甚至被醇亲王奕譞称作“我国家一定不易之家法”。为何中国历史上最为勤政的团队,造就了近代以来屈辱的内外困局?清朝的政务究竟哪里出现了问题?这是李文杰在书中试图回答的问题。
文章插图
清朝君主与大臣处理政务,主要通过朝会和御门听政。御门听政始于康熙,被后来许多学者看作是清朝皇帝勤政的最直接体现。皇帝每日在乾清门设御榻,各部院官员于清早在此上奏政务,由皇帝最终进行决定。康熙时期,御门听政每日举行,雍正时期逐渐减少,直到咸丰之后的同治时代,御门听政彻底退出历史舞台。有学者认为,御门听政的减少,正是晚清皇帝不再勤于政事,安于享乐的证明。
事实上,御门听政制度的废除,并非仅由于君主的个人意志,而是因为它不再适用于政务的处理。这背后是文书形式从题本、奏本向奏摺的转变。奏摺制产生于康熙时期,到雍正时期大盛。据台湾清史学家庄吉发考证,奏摺由满洲八旗属人对旗主或皇帝的请安折发展而来,本身就带有私密性质。由于在位时期地方弊端较多,雍正希望在地方与中央之间维持一种制衡作用,让官员互相监督,于是大力发展奏摺制度,由大臣秘密汇报政务,而御门听政这种公开的决策制度则日趋衰微。
一方面这确实是清朝皇帝权力不断集中的体现,另一方面这种制度也有其优点——清代再未出现如宋朝时期蔡京、秦桧等人通过安排人事、牢牢把控言官、以致朝堂之上无人敢言、最终一人独揽大权的情况。
虽然御门听政在同治时代退出历史舞台,但是围绕奏摺进行的朝会却仍旧按部就班地进行。现在的清宫剧中,常有太监在早朝上喊:“有事早奏,无本退朝”,似乎朝会制度非常随意,其实这完全与历史不符,是编剧的臆想。而朝会制度也是清朝官僚系统“勤政”的突出体现。
早朝每日都要举行。为了防止各部懒政,即使值日当天无事可奏,也必须前来以备咨询及委办事件。由于朝会时间较早,轮值官员必须在凌晨就起床准备,从家中赶往宫内,等候召见。以户部侍郎、总理衙门大臣、海军衙门大臣曾纪泽为例,早朝当日他需要4:15起床,5:30进入乾清门,6:00获皇帝召见。此时,皇帝已阅读完曾纪泽的奏摺,以便向他询问相关事宜了。
- 清朝女子头上戴的旗头有何讲究!
- 清朝最坑人官职,正一品头衔听着很有面子,其实权力不如七品县令!
- 文字狱历朝皆有,为何清朝最多?鲁迅这句话一针见血
- 黄马褂在清朝是很难得的荣耀,但是乾隆年间却有人拿到了二十件
- 南宁有座清朝古宅,由富人的妻子所建,男主人的居所在侧院
- 清朝的“大学士”究竟是什么级别?“三殿三阁”是怎么排序的?
- 成亲王小草《百家姓》欣赏
- 中国这一座清朝王府,规模很大,曾先后作为和珅、永璘的宅邸
- 从大宋提刑官开始,不靠谱的验尸方法为啥能延续到清朝?
- 清朝女子难产晕厥,被误认死亡入棺下葬,200年后墓中景象凄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