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第一牛人:王阳明是怎样炼成的
王阳明的前半生可谓颠沛流离,曲折离奇。
但凡传奇人物的诞生,总会伴随着种种异象,王阳明也不例外。王母怀胎十四月肚子依旧不见动静,直到有一天王家祖母夜梦天神衣绯玉,云中鼓吹,抱一赤子,从天而降。之后不久,王阳明便出生了。
阳明是他的别号,王阳明最初的名字是祖父根据祖母的梦境取的,这孩儿驾着七彩祥云飘然而至,便叫做王云。王云也果然生而不凡,因为他一直到五岁都不会说话。王家人一度怀疑这孩子是不是智力有点问题,但王云却一天到晚泡在祖父的书房里,捧着祖父那些藏书读的津津有味,让众人惊诧不已。有时候天才与弱智,只有一线之隔。
直到有一天,一个穿着破旧袈裟的老和尚出现在王云面前,他慈祥地抚摸着王云的头,眼中闪烁着明亮睿智的光芒吗,叹道:“好个孩儿,可惜道破。”
王家人听了老和尚之言,立马组织召开了一个改名讨论会议,看来“云”这个名字道破了这个孩子的天机,才导致他异于常人。解铃还须系铃人,最终还是祖父出马,以《论语》中一段“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为由,将王云的名字改成了“王守仁”。
说来也神奇,改名当天王守仁就开口说话了。并且出口成章,把祖父的藏书倒背如流,完成了从不说话的哑巴到博览群书的神童的华丽转型。
王守仁出身于书香世家,他的父亲王华是个高材生,并且在王守仁九岁那年考上了状元。王华如此成功,自然对王守仁更加严格要求。可王守仁虽然天资聪颖,却不走寻常路,从小就有一个做圣贤普渡众生的梦想,反而对考取功名不是很上心。
王华为了让王守仁专心读书不再胡思乱想也是煞费苦心,专门带他去居庸关、山海关散心。希望塞外的辽阔天地能让这孩子修身养性,感受到自己有多渺小,脚踏实地认真读书。然而领略了一番塞外风光,遥想当年金戈铁马的战场,王守仁心中有豪情万丈,不仅没能静下心来,还对军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又多了一个经略四方报效祖国的新人生目标。
王华是拿这个想要上战场的圣贤没办法了,在王守仁十七岁那年给他安排了一门好亲事,对方是大家闺秀诸氏。王华只能寄希望于这个儿媳妇,看看能不能管住这小子。
然而就在婚礼当天,王守仁又闹出了一个惊天动地的大新闻,他失踪了。新郎没了,婚自然结不成,两家人全员出动四处寻找王守仁。直到第二天才在一处道观里发现了他,原来婚礼之前王守仁在街上闲逛,碰见一个道士,两人探讨了会哲学问题,一见如故,相见恨晚。王守仁完全忘了自己要结婚这事,拉着道士去道观里彻夜长谈。他对于提高思想境界做圣贤痴迷程度可见一斑。
那时候的王守仁崇尚程朱理学,以朱熹的“格物致知”论作为自己人生的指导思想。王守仁选择竹子作为自己的入门挑战,在竹林里呆了七天七夜,对着竹子冥思苦想,以求“格竹”悟出竹子之理。
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在格竹第七天的夜里,王守仁只觉得眼前天旋地转,内心深处似有惊涛骇浪在翻涌咆哮。“格竹大业终于要成功了么?”真理仿佛近在眼前。下一秒,王守仁昏死了过去。
竹子格没格出理来王守仁已经没有印象了,倒是格出了内伤来,大病一场。这事对王守仁打击很大,从此以后就再也不信格物这一套了,做圣贤的梦也碎了一半。王守仁决定听爸爸的话,老老实实科考走仕途。
虽然年轻时在学业上不够用心,但王守仁毕竟聪明过人,经过一番刻苦学习,很快就把落下的的东西补了回来,在二十八岁那年赐二甲进士,入了仕途。
好景不常,当时的大明王朝乌烟瘴气,明武宗朱厚照沉迷玩乐,不理朝政,大太监刘瑾擅权,胡作非为,无法无天。刚正不阿的王守仁当然不会与其同流合污,在朝堂上仗义直言,与刘瑾作对。但得罪刘瑾的下场就是惨遭陷害,王守仁被杖责四十,谪贬至贵州龙场(贵阳西北七十里,修文县治)当龙场驿栈驿丞。
祸不单行,一路上还要躲避刘瑾派出的杀手追杀,王守仁狼狈不堪。父亲王华也受到牵连降职迁往南京。王守仁途径南京拜见父亲,这个自小倔强的孩子泣不成声,第一次向父亲认错,王华却拍了拍他的肩膀,欣慰道:“这一次,你做得对。”
- “贵其所无,贱其所有”,明朝不平等贸易对其茶马互市衰亡的影响
- 明朝男子家里来一马匹,因此走上人生巅峰,马的来历还是惊人
- 北宋第一人范仲淹的传奇人生(二)直言敢谏,仕途坎坷!
- 给《燕云台》点赞!契丹皇帝的三大人生礼仪,第一次在电视上展现
- “天下第一手”孙禄堂:到底有多厉害?70岁吊打5名日本高手
- 波斯“第一美女”肌肉结实,体毛浓厚,追求者为博她笑大打出手
- 史上第一男团竹林七贤之阮籍: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 民国第一姐弟恋,痴汉苦追大自己7岁的才女长达13年,终得真爱
- 你想出版自己的第一本图画书吗?机会来了!
- 明朝末年,真的发生过资本主义萌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