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吃药十付,不如独宿一夜”,为何这么说蕴含老祖宗智慧

这句话是杨慎说的,原话是:服药千副,不如一宵独卧;服药千朝,不如独卧一宵。这句话的意思是与其吃药养生,不如节制房事。
 俗语“吃药十付,不如独宿一夜”,为何这么说蕴含老祖宗智慧
文章插图
杨慎是明朝的著名文人,号称明朝三才子之首,这句话就是他说的,绝不是什么农村的俗话。现在很多人都在把很多至理名言说成是农村的谚语、俗话,这是错误的。
事实上这些名言都有明确的出处,硬要说成是农村的俗话、谚语不知是何目的,是借此抬高农村人?要真是出于这种目的那就更是错上加错了。
农村人根本不会在乎这些虚无的东西,农民是世界上最讲求务实精神的人,庄稼不是靠抬高自己就能长出来的,那都是一个汗珠子掉地上摔八瓣换来的,少干一点都影响收成。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民发现外出打工挣钱多,于是立即就放下农业生产外出打工去了。这就是务实精神,他们可不在乎那句名言是不是他们说的。
杨慎,属于名门之后,他是东阁大学士杨廷和的儿子,杨慎于正德六年(1511年)状元及第,这一年他23岁,官拜翰林院修撰,参与编修《武宗实录》。明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他上疏抗谏。
结果石沉大海,杨慎一气之下就辞官回家了。明世宗继位,又把杨慎找回来当翰林修撰,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1524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于云南永昌卫。
从杨慎的出身和成长经历可以看出,杨慎是个少年得志的封建知识分子,在一个封建大官僚家庭长大,耳闻目睹了封建统治阶级荒淫腐朽的生活方式,以及这样的生活方式所造成的巨大危害,所以才有感而发的说出这样一句话。
 俗语“吃药十付,不如独宿一夜”,为何这么说蕴含老祖宗智慧
文章插图
历史上很多人都死于纵欲过度,别人不说先说说皇帝吧,皇帝是富有四海的帝王,那真是“普天之下,莫非王臣,率土之滨,莫非王土”,他的欲望可以通过各种手段予以满足。
但是纵观历史,从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称“皇帝”,到1912年最后一个封建皇帝溥仪黯然退位为止,中国经历了83个王朝,共2132年,共产生皇帝408位。如果把60岁以上的称为长寿的话,长寿皇帝总共只有53位。
当时的皇帝都享受着世界上最好的医疗保健待遇,有太医院,太医院里面有太医而且都是当时的著名医生,皇帝一旦有个头疼脑热的立即就会得到有效地治疗,他们的生活也是锦衣玉食,他们也都没有什么沉重的工作压力生活压力,为什么很多人连50 岁都没熬到就死了呢?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纵欲过度。
皇宫里有大量的嫔妃、宫女,可以随时满足皇帝的欲望,但是这也使皇帝纵欲过度成为了现实。虽然太医可以给他们开补药吃,但是再补也经不起长期的纵欲。所以这些人大多早死。
杨慎本身就是科举考试的状元还是朝廷命官,而且处在中央政权的核心位置,所以他对历史上和现实当中的皇帝纵欲而死的实例知道的很清楚,所以有感而发,说出了这样一句话。
除了皇帝还有王公大臣、各级官僚以至于普通百姓,都有纵欲过度一命呜呼的,这在古往今来的历史上是屡见不鲜。唐朝大文学家韩愈,768年—824年,活了56岁,他24岁中进士,从他中进士到死去只有32年。
韩愈就是个比较喜欢女色的人,家里姬妾成群,为了应付这些美女,他经常吃一种叫火灵库的食物。就是用硫磺之类的东西喂养长大的鸡,他把这种鸡叫火灵库。结果不到六十岁就死了。其实在此之前他就已经身枯体败了。
 俗语“吃药十付,不如独宿一夜”,为何这么说蕴含老祖宗智慧
文章插图
《祭十二郎文》中说“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吾自今年来,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或脱而落矣。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不到四十岁韩愈已经眼睛花、头发白、牙齿晃动脱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