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此人最无情?手段比曹操还要绝,刘备却替他叫好!

文:立早闲人(白马晋一原创团队成员)
刘安在英雄云集的《三国演义》里,是一个特别不起眼的卑微小人物,其职业猎户,即猎人,以打猎为业的人家。可就是这样一个着笔甚少且让人过目即忘的小之又小的人物,却因无耻至极的举动——杀妻取肉款待兵败逃亡刘备而让世人牢牢记住了那位心狠手辣,无耻至极的少年,刘备从小沛逃亡到许都小路(相对于官道或驿道)上的猎户刘安。
刘安在演义中的一行为一言语则反映出古代忠君体系下的一种极端的道德导向。一行为,原著是这样写道:当下刘安闻豫州牧至,欲寻野味供食,一时不能得,乃杀其妻以食之。一言语,原文是这样记载:本欲相随使君,因老母在堂,未敢远行。从刘安的一行一言,就可一目了然了解到在古代的价值体系中,妻子儿女都是可以牺牲——妻子和丈夫,子女和父亲的社会地位完全不可能平等,妻子儿女在丈夫父亲的眼里心里甚至不能算人。这正是忠君爱国或者孝敬父母而杀害抛弃子女妻子的最好解释。
 三国此人最无情?手段比曹操还要绝,刘备却替他叫好!
文章插图
刘安之所以会杀妻款待兵败逃亡的刘备,是因为在特殊的社会环境因素下,在特定的社会价值体系下,具体如下。
其一,现实社会所迫。
《三国志》记载:汉末,黄巾贼起,天下饥荒,人民相食。特别是曹操征讨陶谦时,《三国志》记载:是岁谷一斛五十馀万钱,人相食;是时岁旱、虫蝗、少谷,百姓相食。汉末,社会纷乱,军阀混战,民不聊生,老百姓缺衣少粮,为了生存,人吃人的变态现象出现在奇葩的东汉三国里。可见在乱世,人吃人是生存的一种常态,虽然这种常态在后人道德观念是很变态。为此,刘安杀妻迫于生存压力(曹操发动战争,双手沾满鲜血,却从未诛杀自己亲人,某种意义上,刘安此举更恶)。
 三国此人最无情?手段比曹操还要绝,刘备却替他叫好!
文章插图
其二,自古观念使然。
刘安杀妻即是生存所迫,也是观念使然。在父系社会,男性对女性的歧视和压迫一直延续到现在。先有要离杀妻自残,诠释一代英雄;再有吴起杀妻求将,成全一代名将;现有刘安杀妻献肉,成就一个典范,忠君标签。为此,在封建社会,刘安杀妻不受道德谴责的大恶人,反成不求富贵的大孝子。刘安杀妻折射出中国古代很长一段时间的道德标准。虽然刘安杀了自己的妻子,可是没有人责怪刘安,反倒应该得到赏赐,得到颂扬。这样的道德观念和现在相比,有些冲突,也有一些延续。
 三国此人最无情?手段比曹操还要绝,刘备却替他叫好!
文章插图
其三,儒家思想毒害。
父慈子孝,君仁臣忠,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就是儒家的道德标准。因此,忠君和孝敬是古代男人安身立命的关键。一旦这些东西被侵害,在天下人心中,男人将无法在社会立足。因此,刘安杀妻取肉款待逃亡刘备是忠君,刘安服侍老母未能效忠刘备是孝敬。两权相害取其轻。在安身立命的道德面前,妻子可以再娶,儿女可以再生。刘安的言行与刘备那句“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何其相似。按如今道德准则来衡量的话,刘安彻头彻尾是个卖妻求荣,拍马溜须、冷血凶残的卑鄙小人,必然受到天下人的谴责,必需接受法律上的审判。按东汉价值标准来权衡的话,不可否认,对母亲孝顺,对皇叔刘备忠心,刘安不折不扣是个安邦治国,立政安民,修身齐家的忠臣孝子,理应得到天下人的颂扬。
三国此人最无情?手段比曹操还要绝,刘备却替他叫好!】刘安杀妻,杀出一个忠君爱民的好典范,扭曲一个不求富贵的大孝子,烘托刘备仁德之君光辉形象的一个龙套,是众多热爱拥护刘备的铁杆粉丝的一个缩影。在今人看来,实在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