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黄川模:四川宜宾市南溪区明代进士牟志夔考述( 二 )


源流世系与古代墓碑
相传,远古火神祝融之后于西周初年分封于牟国(今属山东济南市莱芜区),爵位属子,故曰牟子国,其子孙因以国为姓。牟,本义为牛鸣声(哞),故牟氏族人多勤劳、勇武、善吟。西南牟氏,有“李改牟”“镜子牟”“公安牟”“子国牟”等多个版本的源流故事。
宜宾南溪牟氏,相传是元末明初由楚入川的客家移民。《兴文县牟氏族谱》记载的牟志夔世系为:牟回(牟尚哲)→牟翱→牟守经→牟宗→牟奇岳→牟迥→牟志夔→牟栋→牟道行→牟灿。《戎州牟氏族谱》记载的牟志夔世系则为:牟臣可→牟延龄→牟觉泰→牟思恭→牟白高→牟翱→牟尚齐→牟尧伦(牟迥)→牟应朝(牟志夔)→牟道衡。二说并存待考。
据牟氏族谱记载,宜宾县的牟道行是天启进士,晚年定居高县。南溪县的牟道行是牟志夔的嫡孙,定居兴文县,两人只是重名而已。
《兴文牟氏族谱》载:“夔祖嫡孙道行祖,于大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八月受兴文县,住鱼兜堡城。祖妣毛氏无子,再娶土民阿荣长女为庶。是时此地四围土民无姓氏,俱名‘阿某’。吾与彼更姓为罗,取其名,叙其字,劝夷为汉。吾与彼讲论婚丧之礼,移风易俗,次序化道而成矣。”
明代的兴文县大量夷汉杂居,鱼兜堡城为寨堡式的边防卫所,现属兴文县石海镇红鱼社区。万历时,南溪牟道行受令镇守此地,劝夷为汉,并与当地土民女成婚,成为当地牟氏始祖。这为研究万历初期朝廷剿抚叙南都掌蛮(一说僰人)、实施改土归流及民族融合,提供了一份珍贵的印证史料。2009年,央视科教台“百科探秘”栏目专题片《峭壁上的部族》对此有提及。
南溪马家乡金堆子、桂溪乡贞溪坝的牟氏后裔,因老谱毁于火灾,又无其他证据,目前尚不确切其先祖牟凤引是牟志夔的第几世孙,但都祖传口授为牟天官后裔,南溪多地牟氏老宅被百姓称为天官府。牟凤引→牟于德→牟廷瑞→牟鉴及其后裔,这个世系是清楚的。
牟鉴生于清康熙辛丑年(1721),至今其墓碑(清嘉庆癸亥1803年立)仍竖在马家乡金堆子,清晰可辨。据牟志夔与牟鉴的年龄差距推测,牟鉴大约为牟志夔的第七世孙(代差约25.3岁)。牟鉴以下(不含)20字辈为“元大祖汝绍,子世正佳邦。光宗明扬远,松功字泽长”,此字辈流传至今。
此外,《珙县牟氏族谱》记载其始祖牟天龙于明万历二年落业南溪金堆子。此说待考。
《兴文县牟氏族谱》记载,牟尚哲及其以下14字辈为:“尚羽经宀(mián)奇辶(chuò)志,木道火金口芳文”。《戎州牟氏族谱》记载其30字辈为:“子之甫必可,龄泰思高远。尚尧应道养,广际政长元。学立本同裕,泽新世永传。”其始祖牟臣可即“可”字辈。
上世纪80年代,今南溪区罗龙街道长江村曾发现一处古代牟氏官员妻墓,沉香木棺,尸着绣衣,内有石碑文。地方文物部门曾留下碑文拓片。当时南溪牟子富、牟正强等还曾到现场祭奠。
南溪马家乡金堆子还有一棺“皇清待诰牟母税老孺人之墓”(清嘉庆己卯1819年立),其上“癸酉科举人即选县正堂四世孙牟欣”等字迹清晰可辨。
民国《南溪县志·人士·文学》记载:“牟欣,字荣甫,号春圃,一字灵田、木斋,从学贡生廖卿云,修行励操,属文有才理,中嘉庆癸酉科举人。不求宦达,教授以终。所居观音铺在云台山麓,峰高地敻(xiòng),俗朴少文。欣与岁贡生陈铭鼎、附生杜正阊齐名,以文行,奖成后进,自是人知响学。”嘉庆癸酉即1813年。观音铺位于今大观镇。
目前,据碑文只知举人牟欣为税母的四世孙,但不明确其为牟志夔的几世孙。明清两朝,南溪牟氏出了一个进士一个举人,名垂史册,牟氏后裔自然引以为荣。
天官府与天官坟
唐代武则天曾将总御百官的吏部改为天官。后世将吏部高官和御史台监察御史俗称天官。明代改御史台为都察院,监察御史属之。明代监察御史分道行使纠察权,尚有分任出巡者,如巡按御史、巡盐御史、巡漕御史等。监察御史执掌纠劾百官,可“以卑察尊”,虽品级不高,但权力影响较大,为皇帝耳目风纪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