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弇 有志者事竟成的东汉版韩信(武庙七十二将系列)
原文:李大嘴大嘴读史——史料摘译——时弇年二十一,乃辞况奉奏诣更始,因赍贡献,以求自固之宜。弇道闻光武在卢奴,乃驰北上谒,光武留署门下吏。因说护军朱祜,求归发兵,以定邯郸。光武笑曰:“小儿曹乃有大意哉!”因数召见加恩慰。——《后汉书·耿弇传》译文:当时耿弇二十一岁,就辞别耿况带着奏章去面见更始帝,顺便进贡财物,谋求稳固自我。耿弇在路上听说光武帝在卢奴,就快马北上去拜见他,光武帝留他做了门下的一名小官。耿弇就去劝说护军朱祐,请求回乡征发士兵,去平定邯郸。光武帝笑着说:“小孩子还有这么大的抱负!”于是多次召见他加以慰劳。如果不是听过评书,大嘴十成十会把这个字读成kān。好吧,“弇”跟“佛龛”的“龛”还是有区别的。耿弇是光武帝手下的大将,云台二十八将中排名第四,星号房日兔。因为云台二十八将是一个综合排名,如果只说军功以及战场的实际运用,耿弇妥妥的第一。
文章插图
《后汉书·耿弇传》里有一句,“弇凡所平郡四十六,屠城三百,未尝挫折。”而东汉开国的时候一共也才88个郡,714座城。超过一半的郡,差不多四成的城池都是耿弇拿下来的,这功劳谁能相比?更难得的是,这么多仗打下来,耿弇居然没输过。还有一个问题,“屠城三百”,这个耿弇杀掉了多少人啊?貌似蒙古人和满洲人也没那么大规模地屠城吧?查了资料才恍然大悟,在唐朝之前,“屠城”的意思可以是破城、克城、拔城、降城中的任何一种,除非用了“诛屠”、“大屠”、“尽屠”这样的词,才表示对人的屠戮。所以说,耿弇的“屠城”,“屠”的是城本身,而不是城里无辜的老百姓。如果真的像现在理解的“屠城三百”,耿弇早就被后世文人的唾沫星子淹没了。
文章插图
耿弇的老爸是王莽堂弟的同学,凭借这个关系,当上了上谷太守,也就是今天的张家口市长。王莽倒台之后,耿弇的老爸有点担心自己位置的牢固度,派儿子去长安活动,力争确保自己一方豪强的地位。但是,年仅二十一岁的耿弇有自己的判断,走到半道,听说刘秀来到河北,就义无反顾调头北上投奔刘秀去了。刘秀起初并没有多重视乳臭未干的小耿弇,只是任命了一个小官。耿弇觉得必须拿出点真材实料,就通过上司请命回老家,召集人马,然后两面夹击,尽快打开河北的局面。耿弇回到上谷之后,说服了老爹。正好,吴汉在渔阳也说动了太守,于是,上谷、渔阳两郡集结了数千精锐骑兵,自北向南一路杀将过来。等到再次和刘秀回合,这支由耿弇和吴汉带领的部队沿途击斩敌军大将、九卿、校尉以下四百余人,缴获了各种官印一百二十多个,斩首三万多级,平定了涿郡、中山等22个县。这“投名状”实在太丰厚了。
文章插图
当刘秀在河北的名声越来越响亮,更始政权开始出手“摘桃子”,但其实,河北还有铜马、高湖、青犊、赤眉、尤来、五幡、大枪等各路农民军的存在,形势很复杂。耿弇再次向刘秀提出去幽州征兵,得到刘秀的同意后,耿弇和吴汉再度北上,出其不意地袭杀了更始政权派来的官员,成功征发幽州的军队之后调头南下。刘秀扫平河北各支农民军时,耿弇所率领的骑兵部队一直担任着先锋和主力的角色,战斗力惊人,立下无数战功。耿弇一路追杀溃散的敌军,甚至追到了今天的辽宁。此外,耿弇还曾击败过关中悍将延岑,要知道无论是在此之前,还是在此之后,这个延岑可是让刘秀的部队吃了很多亏。
文章插图
要知道,自西周以来,秦国也好,西汉也罢,都是从关中出发,然后统一全国的。但耿弇走出了一条新路子:从河北出发经略全国。耿弇的思路是:征兵,接着平叛安定后方,然后出兵山东。这也是耿弇被拿出来和韩信相提并论的一个原因,因为当年韩信“挟燕攻齐”的思路和耿弇如出一辙。更厉害的是,在攻略山东的一系列战役中,耿弇把心理战、攻坚战运用得得心应手,把围城打援、声东击西、避强击弱等一系列战术发挥得淋漓尽致,每战必胜,充分显示了他的军事才能。谋略出色的耿弇在战场冲杀也毫不逊色。在与山东军阀张步的关键一战中,耿弇亲自率队厮杀,被流矢击中大腿,他用佩刀直接砍断,继续指挥战斗,连身边的卫士都不知道。赶来支援的刘秀看着当年的小年轻立下如此大的战功,感慨地说了一句“有志者事竟成!”这就是“有志者事竟成”的出典。
- “寺”是“寺”,“庙”是“庙”,两者截然不同,不要再拜错了
- 朱超龙:长沙东牌楼东汉熹平元年人形木牍
- 中国古代黑科技——地动仪
- 佛教传入中国,从汉明帝的一个梦开始?
- 明朝时的尼姑不好当, 朱元璋和朱棣父子俩都跟她们杠上了
- 自东汉至唐末,阐述士族门阀七百余年兴衰历程
- 糗大了,东汉摇钱树被成功修复,网友纷纷求好运
- 法家到儒家思想的转变,东汉时期,哲学辩论再次盛极一时
- 这个墓被打17个盗洞,东汉到现代的盗洞都有!还能留下大量宝物!
- 「福州玩美煮艺」想“葱”业绩请来找我,山东汉子遇上韩国欧巴会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