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夷:一个辉煌几千年的部族,却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文化密码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东夷是我国古代东方人数众多的一个部落群,位于东方,故夷人称为东夷。东夷起初分布于河北易水及燕山一带,后来因人口繁衍,随着氏族组织的分裂,东夷族分成人夷、鸟夷、郁夷三大支。鸟夷约在夏商时期分成三大支:南支从山东南下江淮;西支直到河南、山西以至陕西;北支经内蒙古和东北,直到朝鲜半岛或黑龙江以北。只有风夷停留在山东的中西部。
一、东夷概述
夷,是用大弓的部落的名称,由生活习惯而形成部族之名,又因位于中国的东方,而被称为东夷。《说文》日“夷,东方之人也,从大从弓’。弓者已之讹变,大则矢之讹变也。”人下有大弓,所以夷人亦即人夷,商代叫人方。人方盛于夏代,有攸、條、修等部族,都分布于鲁西、晋南、豫东一带,到商代中才逐渐消亡。
东夷:一个辉煌几千年的部族,却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文化密码
文章插图
从夷族分出另一支部族,亦仍以夷为号,因为善于利用大弓捕射飞鸟,即以鸟为图腾,而夷的含义也由人而转为鸟。据董家遵说:“《尔雅·释鸟》: ‘鼯鼠夷由’’。……它把夷由列入释岛类,可知古时夷出必系鸟属的飞禽,因为夷和风同是:鸟名,故辗转假借,因此后人也把‘姨’和‘风’看成一物的分歧。如《淮南子·天文训》云;“姨鼓吹,以司天和’注:‘姨,风神名’,这样,我们可以说姨实是鸟图腾了。
夷之名,并非中国之外的部族,而是中国以内居于东方的部族的总称。故《大戴礼·千乘》云“东辟之民曰夷”,意即东方偏僻处的人叫夷人。
东夷:一个辉煌几千年的部族,却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文化密码】由于人夷衰落,而鸟夷却繁衍昌盛起来,所以商周时代所指的东夷,多指鸟夷而言。而鸟夷诸族亦往往以东夷自称,亦即夷方。金文载商征夷方。卜辞也载商末帝辛十祀九月甲子,卜“征夷方”。说明自商代中叶直至商末,夷方昌盛,对商朝的统治大为不利,商朝便持续数百年对东夷进行征伐,商纣王为了掠夺奴隶,又向东夷侵扰,这就是《左传》所说的“商纣为黎之蒐而东夷叛之”。商人已由殷出发到雇,至鬲、已至齐,即深入到东夷的后方,直到“纣克东夷而陨其身”。
但东夷诸族并没有因商朝不断征伐而衰落,他们由于族大人多,始终拥有强大的势力。《后汉书·东夷传》载;“夏侯失德,夷人始畔。自少康以后,世服王化,遂宾于王门,献其乐舞。桀为暴虐,诸夷内侵。……武乙衰敝,东夷浸盛,遂分迁淮岱,渐居中士。”这个淮俗并非指淮河,乃指山东东部的潍水。岱即泰山。
东夷:一个辉煌几千年的部族,却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文化密码
文章插图
这里说鸟夷在商代武乙时才迁到山东,其实鸟夷在夏代时就已迁到山东了。从鸟夷诸族的来源与分布看,证明鸟夷在夏代中叶已广泛分布于山东半岛。李亚农说“夷方是殷末东方之一大强敌,地望当在今安徽桐城县境东南”。夷方是一个庞大的部族集团,分布范围很广,说是在桐城县境东南,未免把夷方看得太小,而桐城偏居商代遥远的东南方,也决难成为威胁商人的强敌,也不值得商代中叶以至末年连续对夷方的征讨。
当纣王时,周人势力已伸展到晋东南及中,直接威胁商都安阳,纣王却不顾门前大敌,而远征两千多里之外的桐城东南的夷方,岂非失策?
所以,夷方应在山东一带,才能构成对商的忧患。纣王为了解除这一忧患,于是趁周文王姬昌新死,以为周人无力东侵,便向,山东进发去征讨夷方。纣王倾国的兵力东征,首都空虚,结果,夷方在商的打击下归服之时,周武王姬发却载着周文王的丧车日夜进军,直捣商都。纣王无兵可遣,只得指使奴隶作战。奴隶倒戈起义,商都不攻自破,商朝随之灭亡了。
商亡后,夷方又与商的遗族武庚等联合,对付周人的东侵。所以,当周刚灭商之后,接着便派周公、召公东征东夷,迫使东夷降服于周,向周进贡贝布。当周武王一死,三监与商朝王裔武庚立即起兵抗周,这时东夷也与他们联合,这对周朝却又造成新的纷乱,故当周公出师平定三监及武庚之乱后,又曾派兵伐东夷。